碳中和領域的“異類”
當被問及為何選擇遠景作為投資標的時,春華資本創始合伙人汪洋首先提到了后者極快的崛起速度。這同時也是可再生能源行業對這家公司有格外關注的原因。
而在2021年全國工商聯披露的民營企業500強榜單上,遠景以455億的收入排名第216位。根據國際研究機構伍德麥肯茲(Wood Mackenzie)的報告,2021年上半年遠景已是中國訂單量最大的風機供應商。
遠景風電業務2007年成立時,當時的風電行業已經競爭十分激烈。同時由于國家發改委關于風電設備國產化率達到70%以上的規定,這也是國產風電廠商相繼成立的一年。汪洋告訴36氪,多年前就職于高盛時他曾調研過風電行業重要公司,當時遠景剛剛成立,后者能在激烈競爭中快速成長為行業的重要參與者,這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遠景科技集團以風機設計與制造起家。目前旗下擁有智能風電和智慧儲能系統技術公司遠景能源、智能電池企業遠景動力、開發智能物聯操作系統的遠景智能、管理遠景-紅杉
碳中和基金的遠景創投,以及遠景維珍電動方程式車隊。
也就是說,從上游的風機制造,到中游的動力電池、儲能,以及為合作伙伴提供物能源聯網管理軟件和能源技術服務,遠景建立了一個軟硬件結合的業務集群。
技術能力是遠景崛起的重要原因。汪洋以其風電機的技術路徑舉例稱,遠景在剛起步時就選擇生產帶齒輪箱的變速風機,這種路徑對技術研發要求高,但對銅的用量節省、且能適應低風速地區。后續發展中,銅原料價格不斷走高,風電
市場從“三北”地區逐漸轉向華北、華南和華中,遠景因此得以彎道超車。目前,遠景的風機制造和風場運營業務中都有大數據、物聯網和AI的運用,在風機端、場站端和云端不斷加強對風的認知。
由此衍生出的軟件實力則是其超越制造業、更大想象力的來源。根據遠景方面說法,其2016年發布的AIoT智能物聯網操作系統EnOS,可以“幫助客戶優化資產管理和提升投資組合收益”。國內可再生能源行業近年來重視軟件的發展,暴漲的裝機量背景下,能提供高質量物聯網操作系統的公司將在行業中獲得更重要的樞紐地位。此外,EnOS系統已拓展至智慧工廠、智慧出行、智慧城市等可再生能源之外的領域。
值得一提的是,成立于2007年的遠景重視技術人才的招攬。其近期曾對媒體表示,目前遠景有逾 5000名可再生能源專業人才,國際員工超50%,研發及技術人員達 70%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