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間國家電投落實“雙碳”目標的舉措
(一)持續加強能源結構優化調整。繼續大力發展風電、光伏發電、水電、核電等清潔能源產業,堅持集中式與分布式并舉,加大清潔能源開發力度;充分發揮清潔能源供應優勢,把“發-儲-輸-配-售-用”產業與智能化、信息化聯系起來,積極發展綜合智慧能源。根據國家電投“十四五”規劃,預計到“十四五”末期,國家電投清潔能源裝機比重將超過70%。
(二)統籌優化煤電結構和布局。盡快研究制定煤電機組投產和退出管理機制。2023年碳達峰目標實現后,國家電投將進一步嚴控煤電裝機規模,加快存量老舊機組退出,加大技術改造力度,進一步降低度電煤耗和
碳排放;因地制宜推進調峰、調頻及應急電源的煤電機組建設;開展傳統煤電供熱機組與生物質、垃圾、污泥的耦合發電;在發揮
電力保供作用的基礎上,不斷調整優化煤電結構和布局,確保達峰后持續降低碳排放量。
(三)聚焦存量資產的能效提升。把握
節能增效、靈活性、超低排放、數字化、“火電+”綜合智慧能源五個關鍵環節,優化火電存量資產,推進火電產業高質量發展。“十四五”期間,國家電投將大力開展火電機組節能降耗攻堅工作,促進存量機組能耗水平不斷下降;主動適應新型電力系統建設,加大煤電機組靈活性改造力度,增強調峰能力;全面完成煤電機組超低排放改造,污染物排放指標全部達到國家超低排放標準要求;完成60萬千瓦及以上存量煤電機組的數字化改造,充分發揮大數據賦能作用;積極研究與
鋼鐵、
水泥、
有色金屬等工業企業的跨界融合,打造“能源物業管家”服務新模式,提升用能側能源使用效率。
(四)加 快 零 碳 低 碳 技 術 研發。以更大力度推動核能小堆、氫能、儲能、碳捕集利用與封存等新技術、新產業、新業 態發展,尋求經 濟 可行 的 清 潔供 熱 熱 源,提 高技術應用的經濟性和
市場競爭力。加強低碳技術推廣應用,緊密跟蹤CCUS、低碳燃料耦合發電等新技術進展,并適時開展示范應用,著力從源頭上降低碳排放。推動數字化信息化技術在節能、清潔能源領域的創新融合。
(五)積極開展綠色供應鏈建設。科學建立綠色供應鏈管理目標,將供應商綠色評價融入到現有采購體系,在生產、采購、倉儲、
運輸等環節逐步提升供應商的綠色能源消費比重,帶動集團公司上下游企業綠色發展,引導全社會綠色能源消費。
作者供職于國家電投集團戰略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