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碳中和正在中國帶來一場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在建筑領域,您如何理解這種變革?未來,房子將會變成什么樣?
碳中和是和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的。我們都能通過最直觀的氣候變化,感受到地球對我們的警示,這些年來世界各地極端氣候增多,氣象災害頻發,城市內澇、洪水、暴雨、臺風,和極熱極寒的天氣都在告訴我們,必須要做出改變。
碳排放的主要領域包括能源、
交通、工業和建筑。在建筑領域,碳中和路徑的核心是減少建筑運行階段由于能源消耗引起的碳排放。因此,超低能耗建筑和近零能耗建筑在碳中和背景下將成為主流。
未來的城市規劃和建筑設計,應該從各個方面統籌考慮減碳策略,實現建筑領域的零碳排放。比如,城市規劃交通系統以軌道交通和公共交通為主,同時用小街區密路網鼓勵慢行交通,減少小汽車交通。控制城市規模,以適宜的城市人口減少大量的交通排放。比如建筑減少大拆大建,延長建筑壽命,鼓勵百年建筑。比如建筑材料也大量采用循環
建材或低碳生態材料,減少材料生產過程中的碳排放。比如所有的房屋都將布置太陽能光伏板,利用可再生能源產生的
電力。
未來,零能耗住宅組成零碳社區,通過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網絡提供清潔能源,與電動汽車的零碳交通體系,結合能源存儲與充放,共同形成碳中和的零碳城市。
在未來的零碳社區,房屋的外墻和窗戶都是超級保溫的產品,所以房間內冬暖夏涼,不需要集中供暖,只需要一個新風一體機就能滿足冬天和夏天的室內溫濕度控制。建筑屋頂鋪滿了太陽能光伏板,室內的照明和設備的用電完全靠太陽能就能提供。白天,屋頂太陽能發的電可以給電動汽車充電,到了晚上,電動汽車里沒有用完的電能還可以給房屋反充。在這樣的生活環境中,不僅健康舒適,而且房屋在使用過程中的能源碳排放為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