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中國每人每年平均碳排放7噸 如何碳中和?

2021-10-29 10:43 來源: 全景ESG

深圳是國家首批低碳城市試點,在做好碳減排工作,率先實現零碳排放的路上,深圳的經驗是什么?是否可供借鑒?


深圳市應對氣候變化研究中?主任、深圳市國際低碳發(fā)展研究院院?王東長期研究低碳經濟,研究成果頗豐。他告訴全景ESG:“實事求是的說,實現零碳排放,這是一個非常難以實現的目標。”

“我國不少地區(qū)高度城市化,遍布的高樓大廈能耗高,每人每年平均碳排放7噸,一家三口就產生了20噸的排放量,你用什么辦法能夠把這些排放出來的二氧化碳抵消掉?”
王東說,目前實現碳中和的方法中,通過增加森林蓄積量吸收二氧化碳效率低下。以深圳市為例,2000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積,全市近一半的土地納入基本生態(tài)控制線,但通過植樹造林,每一年吸收的二氧化碳,僅占全市碳排放總量的1%。

而另一種減排手段——CCUS(碳捕獲、利用與封存)的成本則顯著過高。“最便宜的,捕捉一噸碳要兩三百元以上,平均的一般要到500元/噸及以上。”

王東認為,增加綠色能源,也就可再生、清潔能源的供給,是現階段可取的一種兼有性價比和效率的有力手段。

今年下半年,我國個別地區(qū)出現拉閘限電,電荒進入公眾視野。2021年是中國“雙碳目標”提出后的第一年,也是“十四五規(guī)劃”首年,面臨新一輪的供電壓力,零碳排放的路徑該怎么走?

“實現雙碳目標的前提,一定是保證經濟高質量發(fā)展,保證居民有一個更加舒適以及美好的生活。”王東表示,拉閘限電是多種因素造成的現象,根本原因則是城市的治理能力和管理水平不足,對“3060”目標的理解不清晰,導致了這種“一刀切”和“運動式”減碳。

人物介紹:王東

深圳市應對氣候變化研究中心主任、深圳市國際低碳發(fā)展研究院院長

實現零碳排放關鍵要增加綠能供給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