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達峰碳中和將成為生態文明建設和高質量發展的核心議題與關鍵目標
碳達峰
碳中和是引領創新、倒逼改革、促進轉型的重要途徑。我國在可再生能源投資、應用,以及電動汽車的生產、綠色消費等方面處于全球領先位置,已成為全球綠色低碳技術的重要提供者和引領者。在《巴黎協定》框架下,實現碳中和已成為全球共識,綠色低碳技術在全球范圍內需求旺盛,綠色低碳產業將成為未來重要的經濟增長點,綠色低碳正融入所有產業發展改革創新進程。在未來低碳、零碳領域競合并存的格局下,需要進一步加大力度,全面布局低碳、零碳及負排放技術的研發和商業化應用,通過自身綠色
市場規模和
政策引領,不斷降低綠色低碳技術成本,提升我國在綠色低碳科技領域的全球領導力,獲得未來新型自然、氣候友好型經濟的核心競爭力,撬動國內產業良性轉型并提高長期經濟競爭力與可持續安全能力。
碳達峰碳中和是緩解人與自然矛盾、實現綠色高質量發展的根本手段。在新的國內外復雜環境特別是全球氣候變化日益嚴峻的背景下,我國能源資源安全
問題依然突出、環境污染治理任務重、生態系統不斷面臨新壓力,實現雙碳目標可以提供系統的解決方案。因此,《意見》和《方案》提出要通過國土空間規劃優化、實施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以及在森林、草原、濕地、海洋等生態系統實施基于自然的解決方案等手段提升
碳匯能力,這將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提供重要補充,同時實現生物多樣性保護、土壤改善、空氣質量凈化等多重協同效益,保障高質量發展的“自然向好”及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碳達峰碳中和是我國深度參與全球治理、擴大對外開放水平的重要抓手。當前國際政治經濟格局面臨深度不確定性,民粹主義和反全球化潮流盛行。新冠疫情驅動下,主要大國的產業鏈供應鏈回調趨勢明顯,各國互信在降低,國際合作的空間被逐步壓縮。氣候變化作為重要的全球性議題,是為數不多各國有廣泛共識的領域。由于氣候變化問題的戰略性、全局性與綜合性,加強氣候變化領域更廣泛的國際合作、推動綠色“一帶一路”建設、提高更科學公平的綜合解決方案,將在改善多雙邊關系中發揮支柱性作用,強化我國在全球氣候治理乃至全球治理中的引領者角色,并有望撬動其他相關領域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