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年內全國碳市場累計成交額達75億元

2021-12-31 10:06 來源: 證券日報 |作者: 邢 萌

  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以下簡稱“全國碳市場”)首個履約周期將于12月31日截止。近期,全國碳市場交易活躍度持續提升,市場規模屢創新高。

  全國碳市場于2021年7月16日啟動以來,整體運行平穩。據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數據顯示,截至12月30日,全國碳市場碳排放配額(CEA)累計成交量為1.76億噸,累計成交額達75.05億元。

  碳排放權交易利用市場機制控制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是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的重大制度創新,是實現國家“雙碳”目標的重要抓手。記者注意到,今年11月份以來,重點排放單位交易意愿顯著增強,全國碳市場交易明顯放量。其中,11月份日均成交量達104.68萬噸,總成交量為2302.97萬噸,超過前四個月成交量總和。而結合整體數據來看,12月份更是大幅推高了成交量及成交金額。

  對于這兩個月市場規模走高,業內普遍認為,這主要受企業履約需求驅動,直接原因則在于10月底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履約通知的公布。根據生態環境部的通知,納入全國碳市場第一個履約周期的重點排放單位應當在12月31日前,向省級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清繳2019年度至2020年度的碳排放配額。

  “在履約期內,按照相關規定,超排企業需在市場上購買碳排放配額以抵消超額排放量,因此全國碳市場在此期間交易量增大、交易更活躍,持續創下新高,這是碳市場周期性的普遍特點和規律。”中國流通行業管理政研會數字商業推廣服務工作委員會主任劉彥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對于今年全國碳市場交易量為何呈現出“前低后高”的特征,南華期貨研究所分析師傅小燕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一方面,交易主體結構單一,上市初期,只納入電力行業作為碳交易主體;另一方面,交易主體主要以履約為目的,納入的2000多家電力行業企業并非注冊后馬上進入市場交易,而是等到履約期臨近才入場交易。

  總體來看,全國碳市場正處于起步階段,當前市場火熱主要受履約驅動,交易目的較為單一,市場持續活躍度有待提高。

  傅小燕對記者表示,展望明年,全國碳市場有兩點值得期待:一是建材有色等行業的碳排放交易是否納入試點;二是ccer(核證自愿減排量)項目各項備案申請工作的受理是否重啟。

  “按照‘成熟一個、批準發布一個’的原則,相關部門正在穩步推進擴大碳市場覆蓋行業范圍有關工作。目前,建材、有色等行業正在開展碳排放交易相關研究準備工作,預計可能推進較快。”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董事長賴曉明近日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

  對于如何進一步促進全國碳市場高質量發展,劉彥建議,一方面,全國碳市場需擴大行業覆蓋面,納入建材、有色等其他行業的控排企業參與交易,帶動CCER成交量增長,擴大市場規模;另一方面,充分發揮綠色金融的作用,積極引入投資機構,增加衍生產品交易,提高市場的活力。此外,提高碳排放數據質量,加強基礎數據管控,完善監督管理機制,保障市場有效運行。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