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銀行業混戰綠色金融 價格戰隱憂浮現

2022-3-16 10:56 來源: 證券時報網 |作者: 馬傳茂 段久惠

防范“染綠”、“洗綠”


  多名受訪人士提到,綠色金融蓬勃發展的同時,一些綠色金融支持項目涉嫌“染綠”、“洗綠”而滋生監管風險。

  一位城商行綠色金融部門負責人介紹,有一些企業通過“虛構或偽造綠色項目以及相關支撐材料;以某個單項小微的綠色項目將整個企業(項目)包裝成綠色企業(項目);以綠色環保項目的名義融資,但資金實際用途未投入綠色項目等”來“染綠”、“洗綠”,而金融機構可能會因信息不對稱、綠色專業化能力不足等原因未能準確鑒別綠色項目,如果再通過“偽”綠色信貸資產向政府部門申請財政補貼、專項再貸款等獲取優惠政策,存在一定的監管風險。

  而要規避“染綠”、“洗綠”情況,既需要銀行自身提高能力建設、培養引進既懂環境又懂金融的復合型專業人才,加強對綠色項目的審核,更需要構建統一的綠色金融標準體系。

  據了解,目前我國關于綠色金融的分類標準包括銀保監會出臺的綠色信貸標準、人民銀行和發改委以及證監會等出臺的不同綠色債券標準,一些地方政府也制定了各自的綠色標準。“不同標準存在一定差異,例如化石能源清潔利用和核電是否屬于綠色范疇,有不同判斷。”全國政協委員、東亞銀行聯席行政總裁李民斌表示。

  除分類標準外,前述城商行綠金部門負責人認為,綠色企業或項目的環境效益測算仍缺乏統一的標準,目前監管部門提供的環境效益測算方法在實操層面仍存在較大的難度,而且政府部門也未建立公開統一的企業能耗或排放信息。

  對此,民建中央在全國兩會期間提交了關于加快補齊綠色金融短板的政協提案,建議制定綠色金融法律法規、行業通用的綠色項目目錄,建立綠色信貸行業、項目及產品的認證標準,統一綠色項目認定模式和口徑。

  李民斌認為,要從根本上解決“假綠”、“偽綠”、“漂綠”問題,防范綠色項目信貸風險,關鍵是建立全流程信息披露體系。“建議協助企業以技術攻關準確核算碳排放,并建立完整數據信息共享平臺,整合環境處罰、企業排污許可證、綠色項目可研報告、信用數據等信息。同時,加強與專業的第三方綠色評估機構合作,完善綠色融資審查機制,實時追蹤綠色項目進展。另外,可借助金融科技手段,通過實時數據采集、分析決策以及風險預警,幫助金融機構盡早防范項目潛在風險。”
12345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