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煤老大”蹚出轉型新路

2022-3-22 10:34 來源: 能見 |作者: 李洋

興于煤也困于煤,經濟結構單一成為山西一直以來發展的困境,能源轉型也成為山西近幾年不斷探索的首要任務。

同時,山西作為典型的資源型地區,風能、太陽能、地熱能等可再生能源資源豐富,且開發潛力巨大,在實現“雙碳”目標的背景下,成為山西轉型的重要突破口。

“十三五”期間,山西累計化解煤炭過剩產能15685萬噸/年,退出總量居全國第一。推動煤炭、電力等傳統優勢產業率先轉型,煤炭先進產能占比突破75%。

3月4日,山西全省新能源發電出力突破2200萬千瓦關口創歷史新高,達到2216萬千瓦,占當時全省發電出力的61.3%。

據國網山西電力數據,截至2022年1月底,山西省新能源裝機3657萬千瓦、占比31.5%,其中風電2181萬千瓦,占比18.81%;光伏1476萬千瓦,占比12.73%。

在全力做好能源安全保障工作的基礎上,山西持續深化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為實現碳中和、碳達峰蹚出轉型新路。

破解“一煤獨大”困局

盡管煤炭在能源生產和消費中的比重逐年降低,但其仍為我國主體能源。

在能源轉型的大背景下,隨著碳排放凈零目標提速,山西作為碳排放大省,一方面面臨著能耗雙控的考核,另一方面正由能耗雙控倒逼高耗能傳統產業改造升級。

但是,煤炭轉型不是一蹴而就的。

從煤炭企業自身出發,一條“煤”路走到底,并不符合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因此在探索企業可持續發展中,不斷加快煤炭產業的綠色化、數字化、智能化改造顯得尤為重要。

互聯網推動數字化普及,也為煤礦帶來新的生機。山西把煤礦智能綠色開采作為煤炭工作的重中之重。5G+智能采煤、5G+智能輔助運輸、5G+無人機巡檢……不斷拓展綠色開采的智能化路徑。

而技術的創新,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山西“一煤獨大”的問題

在2020年之前,山西大型煤炭集團呈“5+2”的格局,各家側重的方向也不盡相同。山西省政府想要在轉型發展上率先蹚出一條新路來,大膽革新。

2020年10月30日,晉能控股集團的組建,是山西省從根本上破解“一煤獨大”困局,深化轉型綜改的重大舉措。

山西由傳統的“七大煤企”變為“1家綜合能源集團+1家煤炭企業”。重組后,破解了山西大型煤炭集團各自為政、大而不強、同質化競爭嚴重的困局。

數據顯示,重組后的晉能控股電力集團裝機容量達到3814.71萬千瓦,火電裝機容量、清潔能源裝機容量、發電量、供熱規模等均位列山西省第一。

此外,晉能控股集團還將充分發揮煤炭作為傳統支柱產業在戰略新興產業發育成長過程中的有力支撐作用,將煤炭資源轉換為電力優勢,把電力優勢轉換為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要素優勢。

新能源產業規模發展

山西省能源局2022年全省能源工作部署提出,山西省今年將推進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替代,提升新能源安全穩定供應能力。其中包括,實施風電光伏倍增計劃,加速建設抽水蓄能電站,有序發展其他可再生能源,多措并舉提升新能源消納能力。在“雙碳”目標引領下,山西省新能源產業的發展步伐將不斷加快。

數據顯示,2021年,山西省風光發電新增并網規模204萬千瓦,列入年度建設規模2000萬千瓦;推動整縣屋頂分布式光伏開發,26個縣被國家列入試點。

光伏產業基礎扎實,已有規上企業12家,形成光伏電池片7.5GW、光伏組件5GW、光伏玻璃2000萬平方米的光伏制造產能。

新能源在能源結構中的占比愈來愈大。

與此同時,發展抽水蓄能是山西新能源消納調峰的最優方案,是推動儲能規模化發展的有力抓手。3月12日,山西公布了2022年省級重點工程項目名單,82項能源項目里與儲能相關的項目達到26個。

結合山西省“十四五”規劃,開展風光火儲輸一體化項目示范,依托晉能控股等集團,探索大容量、高參數煤電項目與風電、光伏、儲能項目一體化布局。

2021年,晉能控股集團取得19個項目194.375萬千瓦新能源建設指標,累計與當地政府簽訂項目合作開發協議3344萬千瓦。其中,列入“山西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三年滾動項目儲備庫”2049萬千瓦。同時,領軍企業也在不斷探索環保和光伏發電儲能產業項目,電力集團潞安太陽能公司承建的首個光伏發電玻璃幕墻項目成功投產發電。同達熱電公司將儲能項目與火電一體規劃、一體設計,實現多能互補、智慧管控,儲能電站項目有效提高發電側的節能減排水平,顯著改善電網對可再生能源的接納能力。

此外,山西搶抓氫能機遇,布局氫能賽道。建設電動汽車產業集群、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集群和區域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集聚區,以大同、長治、晉中、太原等市為氫能產業集群正加速形成。

凡益之道,與時偕行。山西正奮力在轉型發展蹚新路的宏途上闊步前行。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