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首次!貴州法院嘗試通過認購“碳匯”開展替代性修復

2022-4-13 14:37 來源: 貴州日報 |作者: 左春林

4月13日上午,貴州省高級人民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向社會公眾通報貴州省首例破壞生態環境認購“碳匯”案。

2021年5月,劍河縣村民羅某松持過期的林木采伐許可證采伐杉木469株,蓄積126.7286立方米。劍河縣人民檢察院以羅某松涉嫌濫伐林木罪向雷山縣法院提起公訴。由于劍河縣森林覆蓋率達70%以上,適宜補植復綠的地點難落實,雷山縣法院創新思維,與公訴方共同協商,提出以認購“碳匯”的方式開展替代性修復。羅某松按照林業部門的測算,自愿認購20668.8元的林業碳匯量,并與公訴方達成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協議。該協議未違反法律法規禁止性規定,未損害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而且符合國家碳達峰、碳中和戰略行動,雷山縣法院于2022年3月14日對上述協議進行了司法確認。羅某松認罪認罰,繳納了認購“碳匯”的價款,人民法院對其從寬處罰,以濫伐林木罪判處有期徒刑三年,緩刑四年,并處罰金四千元。

碳匯,一般來說是指通過植樹造林、植被恢復等措施,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從而減少溫室氣體在大氣中濃度的過程、活動或機制。充分認識碳匯的價值,不斷提升碳匯能力,對于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實現有著重要意義。

據貴州高院環境資源審判庭李麗庭長介紹,貴州法院首次嘗試通過認購“碳匯”開展替代性修復,是貴州環境司法的一次有益嘗試。第一,在貴州環境司法中首次引入“碳匯”修復理念,對全省法院環境司法工作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體現了貴州法院充分發揮環境司法職能作用,服務保障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目標的實現。第二,本案在追究行為人濫伐林木刑事責任的同時,對其破壞生態造成的損失,行為人通過認購“碳匯”承擔了民事責任,體現了“環境有價、損害擔責”的原則。第三,本案探索了檢察機關與當事人在訴前達成磋商協議的司法確認制度,訴訟程序更為便捷,進一步推動了環境公益訴訟工作。同時,本案的審理也表明,由于當地森林覆蓋率高,為開展“碳匯”替代修復提供了生態條件,充分說明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綠水青山完全可以轉化為金山銀山。

本案的審理對做好環境司法工作具有啟示意義。第一,環境司法工作要始終圍繞中心,服務大局。進入新發展階段,要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把服務保障綠色發展大局作為環境司法工作的重中之重,努力走出一條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新路子。第二,環境司法工作要敢于探索,勇于創新。2007年貴州法院設立全國首家環保法庭以來,在環境司法領域大膽探索,摸著石頭過河,探索了集中管轄、歸口審理、訴前禁令、證據保全、專家陪審等一系列具有環境司法鮮明特色的制度,環境司法專門化建設取得了一定成績。但目前環境案件審理規則、證據規則、裁判規則等尚不健全,與生態文明建設的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還有不小的差距,有必要進一步解放思想,開拓創新,不斷構建完善環境司法規則體系。第三,環境司法工作要運用系統觀念,加強聯動。本案的成功探索得益于人民法院與檢察機關、林業部門的協作配合。環境治理是一項系統工程,環境司法是其中重要的一環。按照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系的要求,有必要進一步加強與檢察機關、公安機關、環境資源行政主管部門的溝通協調,形成多方共治環境治理格局。第四,環境司法工作要堅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環境司法工作要緊密結合當地生態環境保護實際,本案的有益探索正是基于當地森林覆蓋率高的考慮。近年來,貴州法院加強對重點流域、重點區域、重點產業的生態環境司法保護。貴州法院將進一步加強世界自然遺產地、“天眼寧靜區”、茅臺“特殊”環境、傳統村落、紅色文化遺址、茶產業基地、喀斯特地貌等的司法保護工作,凸顯貴州生態環境司法保護特色,打造貴州生態環境司法保護品牌。

據悉,下一步工作中,貴州法院將繼續全面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切囑托,胸懷“國之大者”,立足貴州生態文明建設先行區的戰略定位,以“在生態文明建設上出新績”為目標,服務保障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貴州大生態戰略,筑牢長江上游、珠江上游生態安全屏障,為綠色發展大局保駕護航。更加注重系統觀念,法治思維,強基導向。堅持創新引領,敢為人先,不斷構建完善具有貴州特色的環境司法保護體系。貴州法院將全面高質量提升環境司法保護的能力和水平,守護好貴州的綠水青山,守好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助推貴州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