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30/60目標”(于2030年前達到碳達峰,并力爭于2060年前實現
碳中和)的提出,近年來零碳理念越發深入人心。作為開展碳
減排行動和實施低碳發展戰略的重要主體,我國城市運營發展邏輯也隨之改變。
4月27日,仲量聯行發布最新研究報告《中國凈零碳排放標準化路徑指南》,報告指出,為全面實現“30/60目標”,除通過技術手段重塑能源布局和降低能源消耗外,中國城市還需要跨領域地去影響城市GDP發展邏輯和城市中人的交通出行、工作、消費等日常的生活模式。
“零碳理念將對人的行為方式、城市的經營模式和產業發展模式產生深刻影響?!敝倭柯撔性谏鲜鰣蟾嬷兄赋?,零碳理念將逐漸對城市空間結構、交通模式、土地使用模式和效率、政策取向乃至生活方式和文化特征產生全方位的影響,重塑中國城市化的發展新模式。
助力城市化變革
城市是能源消耗和溫室氣體排放的主要貢獻者,同時也是開展碳減排行動和實施低碳發展戰略的重要主體。
未來,為全面達到“30/60目標”,中國城市除了通過技術手段重塑能源布局和降低能源消耗,也需要跨領域地去影響城市GDP發展邏輯和城市中人的交通出行、工作、消費等日常的生活模式,從而重塑人、城、產和GDP中含碳量的關系。
“碳排放特征和能源使用效率的限制將全方位影響到城市空間結構、交通模式、土地使用模式和效率、政策取向,乃至生活方式和文化特征?!敝倭柯撔辛闾佳芯恐行氖紫治鰩煆堄畋硎?,以八大行業為起點,未來零碳理念將逐步傳導到人、產、城的發展模式,兌現零碳“城市化”的全面變革。
在這一過程中,需要的不單是建筑層面的逐步脫碳,更是片區零碳化運營與依托減碳理念實現全城煥新。
依據不同的發展模式,仲量聯行將片區分為土地驅動型、產業驅動型、居住驅動型、文旅驅動型、現代服務業驅動型以及投資驅動型等六大類型,將減碳手段總結為總體方案制定、制度政策激勵、能源結構轉換、基礎設施升級、產業創新驅動、市場作用強化等六大方面,并基于定制化的專業視角提出適用于不同驅動類型片區的低碳手段組合。
“零碳是實現中國未來可持續、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過程中既需要精雕細琢的匠心,也需要運籌帷幄的大局意識和全局思維。中國特色下的零碳轉型之路,應立足于建筑革新、社區治理、產業變革、能效提升及市場激活等要素的協同發力?!敝倭柯撔兄袊鴧^戰略顧問部負責人徐岱雄稱。
機遇與價值
仲量聯行在上述報告中指出,在重塑中國城市化發展新模式過程中,零碳理念不僅能為城市帶來龍頭集聚與產業孵化、提升綠色就業機會等可持續發展價值,還能為參與企業及相關行業提供綠色招商、拓寬融資渠道以及碳技術推廣等機遇。
“零碳理念與實踐被越來越多的企業提上日程的同時,也越發成為地區構建優質營商環境的一項重要要素。”張宇表示,片區或城市層面通過落實零碳理念構建綠色營商環境,為龍頭企業的入駐開辟快速通道,能夠帶動市場活力,同時提高全產業鏈的零碳化實施標準,利用產業集聚效應逐步提高零碳經營的市場門檻。
此外,落實零碳理念還將為城市培育綠色創新細分產業,推動產業轉型,提升經濟發展質量與民生福祉以及降低能源依賴等帶來有效轉變。
從行業機遇來看,碳排放量達標的同時,碳市場履約成本將逐漸降低,能源利用效率逐漸增加。
“隨著國內外大背景發展方向引導,投融資方對綠色項目的關注度日益高漲,低碳項目的可執行性將在未來逐步獲得認可?!睆堄畋硎?,發展低碳項目為企業拓寬融資渠道的同時,還能獲得地區為撬動高質量綠色發展所出臺的針對性政策支持,催生經營創新。
此外,綠色項目還能積極引導行業間互相監督,推動各領域碳排放信息披露的完整性、專業性和統一性,為碳技術推廣與應用建立更公平、透明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