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碳達峰
碳中和目標的提出,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變革正全面展開。
山西作為典型的資源型、高碳經濟省份,
碳排放總量大、碳排放強度和人均碳排放高,要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任務艱巨,意義重大。2021年全省納入全國碳
市場第一個履約周期重點排放單位107家,按照履約量計算,履約率為99.68%,略高于全國99.5%的平均水平。
近日,記者獲悉羅克佳華科技集團聚焦雙碳產品研發及應用,正式上線了碳賬本、數字碳表系列產品。記者走進佳華公司,探訪企業通過持續技術創新,如何厚積薄發,以低碳為切入點融合新一代信息技術,解決當前碳監測、
碳管理、碳核算等棘手
問題。
據了解,佳華科技推出的雙碳產品以“精準摸清碳排放情況,高效管控碳資產”為目標,憑借中央網信辦備案許可的碳鏈技術、國家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技術、匯集了海量數據的雙碳云圖等優勢,將為地方、行業、企業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提供精準支持。
目前,碳數據滯后、底數不清、數據造假現象頻發,政府亟需構建一套區域的碳管理體系。“碳賬本平臺是一個服務于政府全面管理,側重于企業重點管控,是一個幫助政府部門摸清區域底數、獲取企業排放實時數據、鼓勵企業低碳發展的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雙碳智慧服務管理平臺。” 產品負責人打開演示系統,平臺呈現出所選區域的工業、能源、
交通、建筑、農業、居民生活等領域的數據,再結合企業實時數據,形成集宏觀數據、企業報送數據、實時監測數據于一體的“碳排放底數”一張圖。形成全域碳數據一盤棋,通過立清單、接數據、管雙碳,預測時間表,規劃路線圖,實現統攬全域碳底數,聯網聯控碳治理。
針對數據造假,碳賬本內嵌AI算法模型,對多源數據比對,對企業碳數據定期進行智能“體檢”核驗,通過企業數據“置信度”,建立“紅綠碼”管理模式。碳賬本根據企業生產情況、排放強度、降碳措施等多維數據,對企業進行綠色評價,精準定位。通過“綠色指數”對企業打分、排名,實現數據應用深度化,助力政府分類施策,充分調動企業“綠色”轉型積極性。
在“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背景下,
節能減排、綠色低碳日益成為企業自身發展及履行社會責任的重要內容。
“對于企業來說,存在數據收集難度大、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時間,且收集的數據滯后,容易造成計算結果誤差。同時在
碳交易過程中缺乏策略,在碳交易及碳履約過程中處于被動狀態,造成資產流失。”項目負責人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企業現在非常需要一個可以高效采集、智能分析碳數據的相關產品。
針對企業所面臨的困擾問題,佳華科技自主研發了數字碳表。其中“碳排放表”可以提供數據采集、存證憑證、核算排放、輔助交易等一站式的服務;“置信度表”基于“真、準、全、快、新”五大維度,建立企業置信度體系,實時檢驗企業“綠色”狀態,為企業爭取綠色融資、綠色信貸提供支持,幫助企業厘清碳數據、管好碳資產。
佳華科技產品經理介紹:“數字碳表采用工業專用數據庫,支持物聯網接入、系統對接、手工填報等各類數據采集方式,實現對企業碳排放相關數據的采集。同時,依托公司中央網信辦備案許可的碳鏈技術和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技術,以區塊鏈存證標識為加持,以實時數據打碼標識為特色,為用戶提供快速采集、安全可信、高效智慧的雙碳服務。”
在演示操作中,記者看到,數字碳表平臺可以自動導入企業的基本信息,平臺內嵌發電、
水泥、
鋼鐵、光伏、風電等標準核算指南與模板,并對接入的各排放源、各環節碳排放進行一鍵核算,讓企業清晰直觀了解碳排放情況,操作十分簡便。在電子臺賬模塊中,可以對企業月度
碳減排數據進行分門別類和存證打碼,使得碳核查工作更為高效、更易采信。在智能分析功能中,可以根據企業碳排放及生產數據進行多維度分析,通過大數據技術對企業進行同行業排名分析,幫助對標先進企業,明晰降碳空間,挖掘降碳潛力。此外,平臺還擁有多種溫室氣體排放報告模板,讓用戶根據不同的場景和需求選擇使用,自動生成相應的溫室氣體排放報告,降低數據管理人員和精力投入。
“2021年全國碳交易市場上線,為了進一步助力各重點排放單位參與全國
碳市場,我們還增加了
碳資產管理模塊。”產品經理表示,數字碳表可以為企業參與碳排放交易及年度碳排放履約,結合AI提供配額模擬、履約成本估算、履約風險提醒、潛在交易信息推送、交易策略配置等服務,幫助企業更加科學地管理碳資產,更低成本的完成碳履約,為企業融資增信。
在業內人士看來,山西要搶抓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歷史機遇,主動作為,進行產業結構調整,開展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工作,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做優做強傳統優勢產業,著力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實現山西轉型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在全國一盤棋推進碳達峰、碳中和進程中體現“山西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