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碳達峰不可盲目提速

2022-5-28 15:23 來源: 中國能源網 |作者: 周勇

碳達峰時間與經濟發展規律密切相關


從世界范圍來看,發達國家碳達峰多是因為某種危機影響了其正常發展,高碳產業被迫關閉或轉移到其他國家。這屬于外部因素沖擊下的突變,發達國家在實現碳達峰前并沒有預知。

同時,在碳達峰前后的平臺振蕩期,很難保證后一年的碳排放值低于前一年。以美國和日本為例,經濟危機使其碳排放量在2007年達到峰值,但2011年福島核泄漏事故發生后,日本重新發展煤電,導致其碳排放峰值延后到2013年。北歐國家也有類似情況,長期的碳達峰平臺振蕩期和后期的偶發事件,導致前期的碳排放峰值不再是最高值,這是各種假設條件相對確定的漸變性模型難以模擬的。

目前我國大量高碳、重化工業領域的生產能力正處于“青壯年”,還有很長的可用時間。相比之下,發達國家提出的退出煤電等降碳措施,往往是相關能源完成替代或設備臨近“壽終正寢”時的自然退出。如果我國不顧自身的資源稟賦條件和產業競爭力的現實情況,讓已投運且運行時間不長的設備擱置,或使已形成生產能力的高碳、重化工業過早退出,都將是巨大的浪費,也未必是真正的低碳。

此前,一些智庫預測,我國碳達峰時間為2025年左右。在我國作出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的承諾后,有研究機構提出,可將碳達峰時間提前至2027年左右。 

實際上,在使用模型測算的過程中,通過調整不同參數、不同假設,碳達峰時間點可以是2021年-2030年的任何一年。關鍵是哪年碳達峰既能兌現我國對國際社會作出的降碳承諾,又能把降碳對經濟社會發展的不利影響降至最低。這需要對未來經濟社會發展具有很強的洞察力,而非進行簡單的模型模擬。

我國曾承諾2030年左右碳達峰,后來明確提出2030年前碳達峰,這是中央深思熟慮后作出的重大決策。要實現這一承諾,需發揮我國“集中力量辦大事”的體制優勢,而非簡單把碳達峰時間提前幾年,以保障承諾兌現。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