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8日是第十四個“世界海洋日”和第十五個“全國海洋宣傳日”,主題為:“保護海洋生物多樣性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省海洋環保協會三亞工作站和逐流潛水沖浪俱樂部的工作人員在“世界海洋日”當天一大早就整裝出發,他們開展以潛水清理海洋垃圾的形式,宣傳人類要關愛海洋、保護海洋生物,倡議大家不要隨意丟棄垃圾,減少使用一次性消耗品,為子孫后代留下一片碧海藍天。
現代研究表明,海洋具有豐富的水資源、生物資源、礦產資源、潮汐能等
電力資源、
交通運輸資源,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海洋還蘊含著大型海底地震、海嘯、臺風等,給人類造成了巨大災難,海平面的上升對人類潛在性的威脅也無法估量。在這種機遇與挑戰并存的情況下,如何科學地規劃海洋、合理地利用海洋、妥善地保護海洋、積極地宣傳海洋是建設海洋強國的關鍵所在。
海南是海洋大省,管轄我國三分之二的海洋面積。從建省辦經濟特區,到建設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四面環海讓海南“暢游”旅游業,港口航運“拓寬”了海南的現代服務業,油氣資源助力海南“鉆研”高新技術產業,豐富的海產讓海南的熱帶特色高效農業更加“美味”。
近年來,海南在扎實開展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方面取得積極成效,通過多方聯動加強污染防治,推動船舶污染防治、海水養殖污染治理得到強化,并著力減少入海河流污染輸入、規范入海排污口管理、推動重點海域入海污染物總量控制、創新推進海上環衛制度等,從而不斷減少海洋污染。
隨著深海智能養殖漁場、現代化海洋牧場等漁業新業態不斷萌發,深??萍?、海洋信息等產業快速起步,以海洋漁業、海洋旅游業、海洋交通運輸業、海洋科研教育管理服務業為支柱的海洋經濟規模不斷擴大。2015年至2020年,海南海洋生產總值年均增長8.85%。2021年,海南海洋生產總值達到1989.6億元。
海南藍碳發展優勢明顯潛力很大
海南近年來通過推動生態保護修復、提升海洋環境風險應急能力、完善海洋生態環境監管體制機制、探索海洋生態環境保護管理新路徑等,多措并舉守護“美麗海灣”和“美麗海洋”。2021年,海南近岸海域水質持續為優,近岸海域優良水質(一類、二類)面積比例為99.77%。
《海南省“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中提出,海南將通過開展海洋生態系統
碳匯本底調查、推進紅樹林及海草床生態系統保護修復與碳匯開發耦合工程、建設紅樹林及海草床等海洋生態系統應對氣候變化項目試點及示范區、開展藍
碳交易方法學及機制研究、構建面向東南亞的藍色碳匯交易平臺等工作,進一步提升藍碳能力。
“海南海岸線綿延,濱海濕地面積大,擁有紅樹林和海草床等藍碳生態系統,發展藍碳優勢明顯潛力很大?!庇嘘P專家表示,海南濱海濕地具有極高的生態系統服務價值,估算藍碳碳匯潛力每年可封存50多萬噸碳,可擴增的藍碳碳匯每年達200多萬噸,為目前的4倍左右。目前海南省濕地面積181.77萬畝,主要分布在三沙、儋州、文昌、??凇⑴R高5個市縣。
“十四五”期間 海南將建成19個“美麗海灣”
美麗海灣是指符合“水清灘凈、魚鷗翔集、人海和諧”的目標要求,能夠為公眾提供優質的生態產品,帶來感官享受和美好體驗,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海灣。
“十四五”期間,海南將以美麗海灣保護與建設為引領,堅持陸海統籌與系統治理,堅持保護與修復并舉,逐步提升海洋生態系統穩定性,持續改善海洋生態環境質量打造宜居宜游濱??臻g。到2025年年底前,海南將建成鋪前灣、三亞灣、海棠灣、亞龍灣、榆林灣、后水灣、峨蔓—魚骨灣、木蘭灣、博鰲港灣(含沙美內海)、石梅灣、小海、香水灣、新村灣、龍沐灣、感城港灣、北黎灣、棋子灣、博鋪港灣、花場灣等19個“美麗海灣”。
在海洋漁業轉型升級方面,“十四五”期間,海南省將積極引導漁民“往岸上走,往深海走,往休閑漁業走”,打造“南海深藍漁業”和“南繁水產種業”具有海南特色的海洋漁業,全面推動傳統漁業向現代漁業轉型升級,走出一條資源節約,產出高效,產品安全,環境友好的現代漁業發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