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全國林草
碳匯高峰
論壇1日在
福建省三明市舉辦。本次論壇“發揮林草碳匯優勢,助力實現雙碳目標”為主題,組織開展林草碳匯理論和實踐交流研討,推動中國林草碳匯事業發展。
三明市委書記余紅勝表示,三明是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策源地之一,全市森林面積2718萬畝,森林覆蓋率78.88%,森林固碳總量達3.4億噸,每年產生的固碳增量約1170萬噸。
據介紹,三明在全國全省實現林業碳匯“八個率先”,即率先營造全國首片
碳中和林、率先設立全省首個碳匯專項基金、率先成立全省首家碳匯服務機構、率先開發全國首個區域性碳匯項目
方法學、率先完成全國首批VCS碳匯交易、率先完成全省首單FFCER碳匯交易、率先完成全省首個社會化碳匯造林項目交易、率先設立全省首個林業碳中和基金,2017年以來全市林業碳匯交易金額2500多萬元(人民幣,下同),居福建省首位。
余紅勝表示,將以本次論壇為新起點,扎實推進全國林業改革發展綜合試點市建設,持續深化林草碳匯改革,為促進碳達峰碳中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國家發展改革委環資司副司長趙鵬高在視頻致辭中指出,在全球森林資源總體減少的背景下,中國實現森林面積和蓄積量連續30多年保持“雙增長”,成為全球森林資源增長最多的國家。
“森林質量穩步提高、功能不斷增強、生物多樣性更加豐富,碳儲量和碳匯量顯著提升。”趙鵬高說,根據專家測算,2020年中國林草碳儲量位居世界前列,年碳匯量達12億噸二氧化碳以上,位居世界首位。
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主任徐華清在主旨演講中提出,要加強國際合作與交流,提高對外合作與開放綠色低碳水平。徐華清說,應大力發展高質量、高技術、高附加值綠色產品貿易,嚴格管理高耗能高排放產品出口,積極擴大綠色低碳產品等進口;同時,加快“一帶一路”投資合作綠色轉型,支持“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開展清潔能源開發利用。
他還提出,要積極參與應對氣候變化國際談判,維護中國發展權益,履行《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及其《巴黎協定》,積極參與國際規則和標準制定,“推動建立公平合理、合作共贏的全球氣候治理體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