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0月13日到11月7日,國內私募碳交易基金 “嘉碳開元基金”系列產品正式對外募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此前從路演活動中了解到,該只基金分為嘉碳開元投資基金和嘉碳開元平衡基金,交易標的分別為ccer(中國核證減排量)和碳配額,其中,“嘉碳開元投資基金”的基金規模為4000萬元,運行期限為3年,而“嘉碳開元平衡基金”的基金規模為1000萬元,運行期限為10個月。
值得注意的是,嘉碳開元投資基金的預期保守收益率為28%,若以掉期方式換取配額并出售,按照配額價格50元/噸計算,樂觀的收益率可達45%;嘉碳開元平衡基金的保守年化收益率為25.6%,樂觀估計則為47.3%。在碳價一直走熊的情況下,如此高的收益率預測也引起不少業內人士質疑。
“投資基金取決于購買的CCER價格以及出售價,具有不確定性”,中創碳投一分析師告訴記者,其掉期模式即是一種置換方式,取決于基本成本價以及與企業談判成的置換補價,“比如一噸CCER換一噸碳配額,再每一噸補給20元,這是置換出來的成本,操作都不確定性,還需要跟企業談判。”
此外,該分析師指出,嘉碳開元平衡基金的操作方案與目前
市場實際情況相差大,以湖北市場為例,買入單價保守是每噸32元,樂觀是每噸27元,但目前來看,其碳價在較長一段時間未超過每噸26元,“我不知道怎么操作的細節,個人認為本身方案不太很符合現在市場價格情況,或寫得較早,脫離實際情況了,本身風險更大。”
對此,周金鑫表示,其碳價低迷因素本身在設計基金的時候已充分考慮,“不過按照我們團隊對2013年
深圳履約的情況分析,我們的樂觀和保守收益率的計算也是有一定的把握;至于專家所述的收益率也是有一定的道理,按照我們基金詳細方案來說,要超過此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