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我國提出2030年“碳達峰”及2060年“
碳中和”的目標后,作為“
碳排放大戶”的房地產建筑行業,積極持續推動
節能降碳、綠色轉型。
10月16日,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開幕。大會報告指出,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加快推動產業結構、能源結構、
交通運輸結構等調整優化。
為加快減碳增綠的步伐,房企進行了多重探索,包括大力推進綠色建筑、實施綠色運營,大力推進節能
減排等。其中,不少房企直接布局了新能源領域。據新京報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已經有碧桂園、保利、萬科、萬達、新城控股等超10家房企布局新能源領域。
那么,房企布局新能源領域的方向是什么?未來前景又如何呢?
新能源業務成為房企“減碳增綠”抓手
二十大報告指出,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即加快推動產業結構、能源結構、交通運輸結構等調整優化;實施全面節約戰略,推進各類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加快構建廢棄物循環利用體系;完善支持綠色發展的財稅、金融、投資、價格
政策和標準體系,發展綠色低碳產業,健全資源環境要素
市場化配置體系,加快節能降碳先進技術研發和推廣應用,倡導綠色消費,推動形成綠色低碳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
從房地產建筑行業來看,其正在不斷探索中加快減碳增綠的步伐,包括大力推進綠色建筑、實施綠色運營,大力推進
節能減排等。而在多重探索中,不少房企直接布局了新能源領域,不僅開拓了新的業務方向,更為重要的是立竿見影地實現了節能減排。
眾所周知,新能源行業的主要發展方向包括新能源發電和新能源汽車,這也是目前房企跨界新能源的發展方向。就新能源發電而言,國務院在2021年10月印發的《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提到的新能源主要指風電、光伏、地熱能和海洋能。
據新京報記者不完全統計,目前已經有超過10家房企布局新能源領域,主要包括兩大方向,一為新能源汽車,主要包括恒大、雅居樂、合生創展和華夏幸福等;另一方向為新能源發電,主要有碧桂園、萬科、保利、新城控股、金科、宋都股份等。
其中,就新能源汽車領域來看,其迎來了恒大、寶能、雅居樂、融創等一眾房企的布局。雖然布局新能源汽車的房企不少,但大多數房企都是通過財務投資或戰略合作,如雅居樂、濱江、融創等。除了財務投資外,也有少數房企如恒大、寶能等布局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
多家房企搶灘投資建設、應用新能源發電
除了新能源汽車方面外,以分布式光伏電站為代表的新能源發電領域,也吸引了眾多房企搶灘布局。
近日,碧桂園創投宣布,經過長達一年的市場調研和籌備,其與保利資本成功孵化了一家新能源公司“保碧新能源”,定位為綜合能源管理服務商,已于9月28日在上海落地首個光儲充示范項目。
事實上,早在今年6月,“保碧新能源”正式成立,其以分布式光伏電站投資開發為核心,目標是爭取于2026年實現8-10萬千瓦的裝機量,分階段逐步打造成為一家綜合能源解決方案供應商。保碧新能源落地的首個項目位于上海界龍藝術印刷廠,該項目在工廠屋頂建設分布式光伏作為發電資產、分布式儲能為配套能源儲存裝置、充電樁為能源利用和輸出設備,致力于打造零碳綠能的工業園區,輸出智能綜合用能用電解決方案。
保碧新能源聯席總裁嚴馳晨表示,作為光伏產業鏈的最末端,分布式光伏發電站直接處于用戶側,可以降低對電網的依賴,減少線路損耗,還能實現發電量就地消化,余量再接入電網,投資小、建設快,當下也更適應產業發展和國情的需要。
據悉,分布式光伏電站特指采用光伏組件,將太陽能直接轉換為電能的分布式光伏電站系統。
無獨有偶,看好分布式光伏電站的還有另外一家龍頭房企新城發展。
正是利用了分布式光伏發電站,新城控股旗下36個吾悅廣場年發電總量約2345萬度,每年減少碳排放量約23380噸。
據新京報記者從新城發展方面獲悉,早在2019年12月,新城控股聯合國有上市公司金開新能參與投資的能源投資與管理平臺——吾盛能源正式成立,聚焦新能源領域開發、投資、建設及運維。截至2022年4月30日,吾盛能源36個吾悅廣場的屋頂分布式光伏電站已建成并完成并網發電,據測算,年發電總量約2345萬度,每年減少碳排放量約23380噸;剩余吾悅廣場在建屋頂分布式光伏電站項目72個,全部建成后預計年供電量達6000萬度、年節約電費約4500萬、年
碳減排約59800噸。
鑒于分布式光伏發電“投資小、建設快,應用場景多”的特點,包括萬科、萬達、世茂等也逐步引入光伏發電應用于旗下的商業項目。萬科在2021年的可持續報告中表示,正在對物流園分布式光伏電站的落地進行研究,而旗下的商業品牌印力計劃到2025年在至少10個商場實現太陽能光伏發電,并持續推廣太陽能光伏的應用。
部分房企布局新能源領域一覽
房企探索“新能源賽道”機遇與挑戰并存
雖然不少房企的新能源業務風生水起,但整體來看,房企布局新能源領域也并非一帆風順。今年3月,宋都股份公告稱擬墊資16億元與合作方啟迪清源共同參與
西藏珠峰在阿根廷的鹽湖提鋰項目,此后股價在16個交易日里12次漲停,員工持股計劃高位套現2.2億元。隨后,宋都股份因信息披露違規,收到監管部門的違紀警示,西藏珠峰方面也與宋都股份解除了合作。
另外一家房企金科直接投資布局新能源領域,甚至曾將其列為第二主業進行高強度布局。早在2014年,金科出資20億元成立新能源公司,重點投資光伏、風能及頁巖氣等新能源產業,邁出了新能源跨界第一步。2020年,金科旗下景峽、煙墩風電場總裝機容量達到40萬千瓦,全年新能源業務實現營業收入8.35億元。2021年,金科與青島城投新能源投資有限公司合作,并將景峽、煙墩兩個風電場的重資產業務出讓給青島能投,股權交易對價13.94億元。
由此可以看出,新能源布局與房企本身的經營息息相關,當房企地產業務蒸蒸日上時,新能源業務也隨之擴張,而當自身遇到經營壓力時,其新能源項目或面臨著被出售的局面。
克而瑞研究中心認為,在地產行業的寒冬之下,尋求多元化發展的房企也紛紛將目光投向新能源板塊,其中尤其是新能源汽車受到關注。然而“隔行如隔山”,房企能否在新能源領域找到突破口,甚至實現業務轉型仍有待檢驗。
總體來看,一方面,房企布局新能源領域是政策倡導的方向,不僅是資本追逐的風口,還可以助力節能減排;但是另一方面,房企參與新能源布局也要注意量力而行,且行且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