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拉美社11月7日報道,國際竹藤組織成立二十五周年志慶暨第二屆世界竹藤大會7日在
北京開幕,中國和國際竹藤組織共同發起“以竹代塑”倡議,旨在通過開發創新竹制品替代塑料制品,推動減少塑料污染、應對環境和氣候
問題。
報道稱,“以竹代塑”倡議提到,將“以竹代塑”倡議納入國際、區域以及國家等不同層面的
政策體系,與相關國際組織合作,推進“以竹代塑”產品納入塑料替代品國際貿易規則的制定,支持、幫助世界各國“以竹代塑”政策的制定與推廣,確定“以竹代塑”的重點行業和產品,為“以竹代塑”的全球化發展提供政策保障。
該倡議還提到,廣泛宣傳竹子應用于建筑、裝飾、家具、
造紙、包裝、
運輸、食品、紡織、
化工、工藝品和一次性使用產品等領域,優先推廣
市場潛力大和經濟效益好的“代塑”竹產品,并加大“以竹代塑”公共宣傳,提高公眾認識。
預計“以竹代塑”倡議將作為路線圖,推動減輕與塑料相關的污染和氣候變化的影響。
報道稱,該倡議被視為加強全球伙伴關系和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措施的一部分。
江西省銅鼓縣擁有豐富的毛竹資源,竹木加工是當地主要產業之一。如今,銅鼓縣生產的竹鍵盤、竹鼠標、竹音箱等產品憑借“以竹代塑”的環保理念和過硬的質量廣受歡迎。圖為2021年2月26日,消費者在銅鼓縣奔步科技公司內參觀一套竹音箱。
報道稱,第二屆世界竹藤大會于11月7日至8日在北京召開,來自國際竹藤組織成員、有關國際組織和非政府組織,以及科研院所、高校、企業界的代表參會。
此次大會將尋求創建新平臺以支持生產者并推動實現
碳中和,包括政策制定者之間的高層對話、會議和小型商品展覽等。大會也將強調竹藤在地方經濟中的重要性、對環境保護的影響以及它們在可持續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報道稱,本屆大會的召開正值全世界再次就生態問題展開辯論之際。《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七次締約方大會6日在埃及沙姆沙伊赫開幕;《濕地公約》第十四屆締約方大會于5日至13日在中國湖北武漢和瑞士日內瓦同步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