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循各國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戰略和可持續發展原則,以增加森林
碳匯功能、減緩全球氣候變暖為目標,綜合運用
市場、法律和行政手段,促進森林培育、森林保護和可持續經營的林業活動,提高森林生態系統整體固碳能力;同時,鼓勵企業、公民積極參與造林增匯活動,展示社會責任,提高公民應對氣候變化和保護氣候意識;充分發揮林業在應對氣候變化中的功能和作用,促進經濟、社會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雖然碳匯林業對大多數國人來講還是一個較新穎的名詞,但是我國政府多年來重視森林植被恢復和保護,使我國成為全球人工林面積最多的國家。這實際上就是發展碳匯林業的舉措。中國多年來大規模植樹造林不僅提高了我國森林面積和蓄積量,也吸收固定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據專家估算:1980年至2005年,我國通過持續不斷地開展植樹造林和森林管理活動,累計凈吸收二氧化碳46.8億噸,通過控制毀林,減少排放二氧化碳4.3億噸,兩項合計51.1億噸。全國森林凈吸收的二氧化碳,相當于同期工業排放總量的8%,對減緩全球氣候變暖做出了重要貢獻。
發展碳匯林業也作為重要措施納入到了《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中。今后,我國將通過植樹造林,擴大森林面積;加強森林管理,提高現有林分質量;加大濕地和林地保護力度;發展與森林有關的生物質能源;預防森林火災、病蟲害;控制非法征占林地和亂砍濫伐等行為,進一步發展碳匯林業。在增強森林生態系統整體固碳能力,降低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減緩全球氣候變暖趨勢的同時,為國家氣候和生態安全,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作出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