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保守性原則:如果活動水平的確定或參數的選擇導致項目凈碳匯量最終被低估,例如:(i)基線情景下的碳儲量增加量被高估,或(ii)項目情景下的碳儲量增加量被低估,或(iii)項目情景下的排放量被高估,則項目凈碳匯量計量結果取被低估的值。反之,則是不保守的。
(2)透明性原則:除個別涉及商業機密的數據外,活動水平和碳計量參數的確定方法和數據應公開、透明,并易于為公眾所獲取。
(3)可比性原則:采用的碳計量參數應具有可比性,如果所選擇的當地參數超出IPCC或國家水平參數值的正常范圍,應詳細說明其理由。
(4)確定性原則:碳計量和監測須盡可能采取必要措施,提高計量和監測的精度和準確性,降低不確定性。監測報告中須包括不確定性分析和評價。
(5)經濟性原則:隨著碳計量和監測精度和準確性的提高,計量和監測的成本往往呈指數增加。因此在選擇碳計量和監測方法時,包括確定參數時,既要考慮計量和監測的精度和準確性,也要考慮成本因素,亦即需要在計量和監測的精度和準確性與成本之間尋找一個合理的成本有效的平衡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