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3-21 11:24 來源: 中國碳交易網
據中國碳交易網了解到,3月1日起,島城工業企業排廢氣須執行大氣排污新標準。通過排查,共有71家廢氣排放企業達不到限值要求,其中,供熱企業39家,比例過半。環保部門將對這些企業分類分期治理,在規定的期限內限產治理,到期不達標就必須停產治理。
自去年9月1日起,全省開始實施6項新的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對燃煤鍋爐和重點行業各項大氣污染物排放濃度限值加嚴了一倍以上。今年3月1日起,島城相關工業企業外排廢氣污染物須執行新標準限值要求。
19日下午16時,記者查詢省環保廳公布的重點監控企業自動監測信息平臺,在重點廢氣監管企業中,一些供熱企業存在二氧化硫或氮氧化物的超標排污問題。“若企業廢氣處理能力無法滿足新標準,就必須實施分期治理。”工作人員介紹,日前執法人員對六區四市在內的全市涉及廢氣排放的工業企業進行清查,根據企業對鍋爐脫硫除塵等處理能力,最終確定了71家不達新標限值的廢氣排放企業。而實時監測系統中超標排污的企業,除了個別企業因短時出現故障等原因不屬于分類治理的范圍,其他大部分企業均在71家之列。
其中,對32家超標排放的一般生產性企業限產治理期限至6月1日,到期仍不達標的實停產治理。對16家超標排放且只承擔居民集中供熱的企業,要求在保障正常供熱的前提下壓低生產負荷,最大限度地減少污染物排放,4月5日采暖期結束后實施停產治理。對23家超標排放且部分承擔居民集中供熱的熱電聯產企業,要求在保障供熱前提下壓低生產負荷,最大限度地減少污染物排放,4月5日采暖期結束后實施限產治理,限產治理期限至7月5日,到期仍未達標的實施停產治理。
另外,因生產工藝特殊或承擔重大民生工程的企業,由企業書面申請,說明暫時不能停產治理的原因、采取的臨時減排措施和時限,經市環保局核實后,報省環保廳審查批準。執法中若發現無合法手續且超標排污項目,堅決實施停產治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