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春以來,川流不息的騎行隊伍成為城市一道流動的風景線,在各大社交平臺,“曬騎行路線”成為熱門話題頻上熱搜。隨著共享單車與城市生活的深度融合,“低碳”生活方式已成為市民出行的日常。
2023年4月22日是第54個“世界地球日”。美團數據顯示,近一年時間共享騎行共實現減碳45萬噸,相當于種植約1900棵樹。從城市維度看,
北京市、
深圳市、成都市、武漢市、天津市成為減碳排行榜前五名城市,減碳總量同比增長約10%。
記者了解到,在“世界地球日”當日,美團App將上線“低碳騎行挑戰賽”,用戶使用美團App掃碼解鎖美團單車或電單車,累計完成1公里、4.22公里、42.2公里三個里程目標打卡,可獲得對應的低碳成就證書。
隨著氣溫逐漸回升,春季的騎行高峰也越來越近。美團數據顯示,今年3月以來,用戶累計行程超過11億公里,和去年同期相比增長超10%;用戶平均單次騎行時長接近12分鐘,平均單次騎行距離約2公里。住在北京朝陽區的段女士是一位“50后”,她喜歡在每天清晨騎車去公園鍛煉、超市購物等。段女士說:“我每天活動范圍在家周圍不超過3公里的地方,日常主要靠騎單車,方便快捷還能鍛煉身體,比坐
公交車好。”
與段女士追求單車“方便快捷”不同,在北京上學的00后王同學則追求單車的“自由自在”。王同學稱,春天是她最喜歡騎行的季節,在單車上欣賞爛漫春花、欣賞老北京城的建筑,是一件很愜意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