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節能減排方面中國取得了哪些成績
在節能減排方面,中國也取得了一些成績。蘇偉說,首先是確定低碳發展的國家長期戰略。哥本哈根會議上中國提出到2020年減排45%的目標,森林碳匯增加13億立方米等明確目標。今年9月,聯合國[微博]氣候峰會前,國務院正式批復同意《國家應對氣候變化規劃(2014-2020年)》,也是為確保我們在國際上宣布的2020年碳排放的目標。
“目前我們還在研究更加長遠的到2030年、2050年低碳發展的目標任務,形成低碳發展的長期路線圖,并將有關的目標、任務措施落實到各個領域,具體到各行各業?!碧K偉說,“十二五”規劃提出2015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碳排放下降17%的目標,每年對省級政府
節能減排目標完成情況進行考核。但只是分解到政府這個層面還不夠,如果沒有企業參與目標是完不成的。“十三五”將更突出企業節能減排應作出的努力。
蘇偉說,希望明年能夠切實完成“十二五”目標?!笆濉逼陂g進一步加大力度,優化產業結構。2013年服務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05年的40.3%提高到46.1%,2015年將超過47%。大力淘汰落后產能,十一五期間是中國淘汰力度最大的階段,在此基礎上,“十二五”累計關停小火電機組1800萬千瓦。另外,加快能源節約和結構調整,抓好工業、建筑、
交通公共機構等重點領域的節能減排,“十二五”開展萬家企業低碳節能活動,基本執行率達到百分之百。
另外,積極推動開展低碳試點和
碳交易試點。2013年按照推行新型工業化和城市化的要求,國家首批推出55家低碳園區試點單位,鼓勵以構建低碳生活方式為目標探討低碳社區建設和管理模式,形成低碳省區、低碳城市、低碳社區的全方位低碳發展試點工作的大體系。而碳排放交易試點,目前已在
深圳、上海、
北京、天津、廣州等七城市開展。
當然,在應對氣候變化的同時,國內在做的另一項工作,是適應正發展和已發生的氣候帶來的不利影響。蘇偉說,去年發布了中國適應氣候變化的戰略,通過加大資金投入,加強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積極培育抗旱,抗澇等農作物品種。
蘇偉也提示,我國正進入城鎮化快速發展的階段,城鎮建筑、交通以及居民消費等方面將成為未來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增加的主要領域。不少城市在城鎮化的過程中暴露出一些
問題,如產業布局不合理、交通擁堵、能源消化增加過快、配套設施不完備。由于城鎮化模式對于碳排放有鎖定效應,城市規劃布局和基礎設施建設,建筑設計,能源供應體系等會顯著影響城鎮未來二氧化碳的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