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秦虎:是時候關注甲烷控排了

2023-5-11 09:36 來源: 金融時報 |作者: 馬梅若

  提到氣候變化就想到“減碳”?想到“環保”就覺得只有“責任”而無“經濟效益”?認為減緩氣候變化與自身利益距離遙遠?

  “是時候關注甲烷控排了?!泵绹h保協會(EDF)副總裁、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秦虎在接受《金融時報》記者專訪時表示,甲烷控排不僅能夠有效緩解溫室效應,改善空氣質量,而且具有經濟效益。近年來,世界各國越來越重視甲烷控排,制定了階段目標、推進控排行動,在甲烷監測與核算方面獲得快速發展。

  這一問題也得到政策層面的高度關注。4月21日,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等11部門發布的《碳達峰碳中和標準體系建設指南》明確提出,要重點制定修訂二氧化碳、甲烷等溫室氣體監測方法。

  記者了解到,甲烷是僅次于二氧化碳的第二大溫室氣體,是溫室效應超過二氧化碳數倍的強效溫室氣體。甲烷控排是減緩全球變暖的關鍵策略之一。而相比在全球廣受重視的二氧化碳控排,甲烷控排在國內外亟須更多的關注和行動。當前,甲烷控排的目標和計劃有哪些?甲烷排放量化的現狀和進展如何?甲烷控排的重點和突破口在哪里?如何利用市場機制實現甲烷控排與經濟性回收利用?秦虎在專訪中回應了上述問題。

  《金融時報》記者:相比二氧化碳,各界對甲烷的了解不足。為什么近年來國內外越來越關注和重視甲烷控排?

  秦虎:甲烷是僅次于二氧化碳的第二大溫室氣體。雖然其壽命較短,但是有比二氧化碳更強的溫室效應。根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研究報告,20年內甲烷的全球增溫潛勢(GWP)是二氧化碳的80余倍。在過去的兩個多世紀,大氣中甲烷的濃度增加了1.5倍,甲烷排放對全球氣候變暖的影響達到了25%。近年來,除了二氧化碳之外,大家開始尋求更多的應對氣候變化途徑。甲烷控排不僅能夠有效緩解溫室效應,更重要的是甲烷本身具有很大的經濟價值。

  不過,全球也是近年來才開始重視甲烷控排的。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等機構發布的相關報告都提出,甲烷在實現溫室氣體控制目標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2021年的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6)上,包括美國、歐盟等在內的105個國家簽署了《全球甲烷承諾》(Global Methane Pledge,GMP),共同承諾在2030年之前將全球人為甲烷排放量從2020年的水平減少至少30%。中美兩國發布《中美關于在21世紀20年代強化氣候行動的格拉斯哥聯合宣言》,提出要加強甲烷控制。甲烷控排在相關政策方面逐步取得實質性進展,在國際合作方面也進一步深化。

  《金融時報》記者:目前,推動甲烷控排面臨哪些挑戰?

  秦虎:準確識別重點甲烷排放源,精確量化甲烷排放量,是制定控排措施和衡量控排效果的基礎。但是,目前我國甲烷排放監測與量化面臨一定的挑戰。

  甲烷排放源較為復雜,涉及能源行業、農業、廢棄物處理等多個部門,多個環節都要收集甲烷排放數據,加大了核算難度。目前,估算甲烷排放量的方法可分為自下而上的排放清單方法和自上而下的觀測反演方法。由于缺乏基于現場實測的準確的排放因子,且僅通過統計數據無法捕捉準確的年際變化信號,不同排放清單之間的結果差異較大,不利于控排激勵政策設計。

  另外,甲烷監測機制有待完善。傳統監測方法有泄漏探測器、紅外相機等,近年來還出現固定監測站、無人機、飛機、衛星遙感等多種監測技術和手段。綜合利用衛星觀測、地面監測等多種監測方式,可以提供多個層面的數據,為政策設計和監管提供數據支持。目前,中國還有待建立健全甲烷控排監測、報告和核查標準體系(MRV),在全國范圍內系統性地開展甲烷排放監測與核算工作。

  不過,隨著國內外對甲烷控排越來越重視,各國和各地區都在積極探索和發展甲烷排放的監測與核算方法,并開發預警響應系統和信息共享平臺。在2022年的第27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7)上,聯合國宣布發起一個新的基于衛星的甲烷預警和響應系統(MARS)。該系統是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國際甲烷排放平臺的一部分。這是首個公開可用的全球甲烷監測數據系統。它利用精準的衛星探測來識別重大的甲烷排放事件并及時通知利益相關者,從而支持甲烷控排行動和跟蹤控排進展。隨著MARS系統啟動,全球甲烷排放數據的透明度有望得到大幅提升。

  《金融時報》記者:在中國,甲烷控排的著力點在哪些領域?與國外相比,又有哪些特殊性?

  秦虎:中國甲烷排放源主要有煤礦、廢棄物、畜牧業、水稻、石油、天然氣。從技術上講,目前這些領域的控排都有可行的技術來支持控排。與其他國家相比,關鍵是實施的難度和成本上會有很大的差別。

  從農業領域看,我國的農業生產規模化程度低,改變小農戶的農業生產行為和落實相關的技術在實施上難度較大。

  對比來看,煤礦和石油、天然氣等能源行業是國內外甲烷控排的主要著力點。能源行業回收甲烷進行資源化利用具有成本優勢。因此,國際上重點關注油氣領域的甲烷控排。例如,油氣行業氣候倡議組織(OGCI)致力于實現到2025年甲烷密度遠低于0.20%的目標,隨后又發起了“甲烷零排放”倡議,力爭2030年實現油氣業務甲烷零排放。我國的油氣企業也制定了甲烷控排目標和行動方案。2021年,中國石油、中國石化、中國海油、國家管網、北京燃氣、華潤燃氣和新奧能源等企業成立了“中國油氣企業甲烷控排聯盟”,制定甲烷排放管控目標和行動方案,力爭2025年成員企業天然氣生產過程甲烷平均排放強度降到0.25%以下,接近世界先進水平,并努力于2035年達到世界一流水平。

  我國能源行業的甲烷排放主要來源于煤炭。過去十多年里,國家和地方出臺了相關的政策來促進煤炭甲烷的抽采與利用。但是,由于煤炭甲烷主要是風排瓦斯,甲烷的濃度低,回收利用的成本較高,需要相關的政策和技術有所突破,以解決控排激勵不足的問題。

  《金融時報》記者:目前甲烷控排是否得到了足夠的資金支持?應該如何激勵市場主體積極實踐甲烷控排?

  秦虎:甲烷控排在激勵機制設置上有正向和負向激勵兩種。正向激勵采用獎補或者融資支持等方式,而負向激勵則側重于稅費政策或者處罰政策。不同的甲烷控排領域、不同國家的情況可能會有差別,采用哪種方式需要因地因時而異。

  例如,丹麥、德國、意大利等國為沼氣以及生物甲烷行業提供了優惠的補貼政策。目前,新西蘭碳市場、澳大利亞ERF的保障機制和歐盟碳市場也已將煤炭行業甲烷相關排放納入強制履約碳市場。美國的《通脹削減法》提出針對油氣甲烷排放征收甲烷費的政策。

  就中國而言,早就通過積極參與《京都議定書》的履約機制之一清潔發展機制(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CDM)推動甲烷控排。清潔發展機制的核心內容是允許發達國家通過提供資金和技術的方式與發展中國家合作,在發展中國家實施具有溫室氣體控排效果的項目,項目所產生的溫室氣體控排量用于發達國家履行《京都議定書》的承諾。甲烷回收與利用正是中國CDM項目的重點領域之一。

  從2007年起,中央財政就開始對煤層氣(瓦斯)的開采利用進行補貼,標準為0.2元/立方米,并在2016年將標準提高為0.3元/立方米。從2019年起,對包括煤層氣(煤礦瓦斯)在內的非常規氣開始按照“多增多補”的原則進行補貼。

  良好的投融資環境、政策與機制將有助于強化企業控排的責任、提升企業自主控排的積極性。《綠色債券支持項目目錄(2021年版)》《氣候投融資試點地方氣候投融資項目入庫參考標準》都將減少甲烷排放項目納入支持范圍。這些政策都有利于激勵市場主體參與甲烷控排。

       原標題:加快甲烷控排行動 謀求應對氣候變化與追求經濟效益“雙贏” 專訪美國環保協會副總裁、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秦虎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