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氣象組織與歐盟氣候監測機構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局近日發布的一份聯合調查報告表示,今年6月初全球平均氣溫為該機構有記錄以來同期最高紀錄,5月氣溫也幾乎“看齊”歷年最熱紀錄。
極端的高溫除了導致干旱、助長火災發生外,也嚴重影響了糧食和能源供應安全。全球多個機構已發布警報,2023年厄爾尼諾重現的可能性正在增加。
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局在報告中指出,今年春天是西班牙有記錄以來最熱,也是第二干燥的春天。在法國,三分之二的地下水低于正常水位,部分地區還出現森林火災。與此同時,北歐地區的氣溫也在升高。預計未來幾天,位于北極圈附近的芬蘭氣溫將達到罕見的30攝氏度。
此外,美國南部也在遭遇高溫、熱浪以及龍卷風等極端天氣。加拿大持續受到森林大火的影響,過火面積總計超過4.7萬平方公里。在亞洲,東南亞和南亞地區,自4月份起就已出現高溫天氣,屢屢刷新當地高溫紀錄。
嚴重的高溫干旱影響了部分地區的糧食和能源供應。聯合國糧農組織近日指出,正在“仔細審視”糧食安全可能面臨高風險的地區,以及可能采取的“預防性行動”。同時,葡萄牙和挪威等國的水電大壩已經干涸,意大利供水系統正承受重壓,40%人口遭受缺水之苦。此外,由于缺乏水來冷卻反應堆,預計歐洲核電站發電量也將減少。
世界氣象組織:2023年出現厄爾尼諾現象的可能性正在增加
世界氣象組織警告稱,2023年出現厄爾尼諾的可能性正在增加,可能會導致全球氣溫升高,甚至打破高溫紀錄。厄爾尼諾現象形成幾率在今年5月至7月為60%,7月至9月升至80%。
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4月也發布了“厄爾尼諾觀察”警報,作出類似預測。國際科研機構“世界天氣歸因聯盟”預計,受此影響,西班牙、葡萄牙、摩洛哥和阿爾及利亞今年出現破紀錄熱浪的可能性“至少增加100倍”。
厄爾尼諾是太平洋赤道中東部海域水溫異常升高引起的一種氣候現象,會導致全球氣溫和降雨模式變化,平均每2至7年發生一次,通常持續9至12個月。2016年,厄爾尼諾現象異常強烈,導致全球氣溫創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