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分析國際碳金融市場發展現狀

2014-3-24 11:52 來源: 中國碳交易網

       碳交易市場在近幾年發展迅猛。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2005 年國際碳金融市場交易總額為100億美元左右,到2008年已達到1350億美元,4年時間里增長超過10倍。但是,2009年國際碳市場經受了最嚴峻的挑戰,始于2008年下半年并于2009年初惡化的全球金融危機,從供給和需求兩方面對碳市場產生了嚴重的負面影響。

一、市場成交量放大,成交額小幅增長 

       由于工業生產暴跌,對碳資產的需求下降,從供給方來看,金融危機使金融機構和私人投資者去杠桿化,使其從風險投資轉向更安全的資產和市場,注入發展中國家的資金急劇減少,同時已經注入的資源也流出,結果項目開發者發覺不可能有效地鎖定日漸減少的資金和項目源。但慶幸的是,盡管2009年全球GDP下降了0.6%,發達國家更是下降了3.2%,碳市場仍然顯示出了頑強的活力,到2009年底市值達1437億美元,增長6%,成交87億噸二氧化碳當量。
 
       在基于配額的市場上,歐盟排放貿易體系(EU ETS)仍然是碳市場的引擎,總計價值1194億美元的配額和衍生產品換手,期貨交易占大頭(73%)。由于在信貸緊縮下現金短缺的歐盟公司把配額變現籌資,現貨市場成交量膨漲到了14億噸,期權市場增長70%,達4.2億噸,然而,京都抵消市場在二級市場的交易量穩定在10億噸,不過由于價格下跌,成交額較上年同期下降三分之一至180億美元。

       至于基于項目的市場,2009年由于已經度過了金融風暴的資金擁有者選擇購買被低估的投資組合而不是搞項目。其他市場參與者或退出碳市場或顯著減少了碳市場活動,導致基于項目的交易額下降了54%。從構成上考察,CDM市場嚴重萎縮了59%,達到27億美元。盡管非洲和中東這些歷史上被忽略的地區由于買家尋求碳資產來源的多樣化而份額有所增加,中國仍然是CDM的最大賣家。JI市場的遭遇也好不到哪里去,只有少數幾筆交易被確認,主要來自俄羅斯和烏克蘭,但由于京都抵消市場交易量的下降,分配總量單位交易量有所提高,捷克和烏克蘭是主要的賣方。

       CDM和JI市場的最大買家是英國的私人部門,總交易額在2009年達2.37億噸。如果大多數的貿易體系參與者是在英國操作,則不管他們的真實國籍,英國看起來是CDM和JI項目的最大買家,購買的市場份額占近40%,當然,實際上這些資產轉給了全歐洲的最終使用者。

二、碳市場價格走軟

       2009年歐盟單位配額的總交易額增長18%,達1185億美元,主要是由于交易量比2008年強勁增長105%以上,而EUA的平均價格則比2008年下降了42%,從32.5美元降到了18.7美元。

       在歐盟排放交易計劃第二階段的第二年,EUA價格開始崩潰,由于金融危機的蔓延和市場參與者對第一期將結束的擔心,EUA價格的持續下滑到2008年下半年。2009年第一季度歐盟公司為得到現金以支撐他們的資產負債表,把多余的EUA大量賣出,EUA價格跌到了歷史低點,到2009年2月,EUA價格已跌到8歐元,而6個月之前它是30歐元。但到了5月份,在市場參與者忍受了危機最糟糕的時期后,市場開始快速回升,2009年下半年價格穩定在13歐元到16歐元這個狹窄的范圍內。

        同樣,由于受金融危機的影響,原始CDM市場供需兩面受挫,2009年價格平均每噸12.7美元,比2008年的16.1美元下降21%。京都抵消市場的活躍度也大大降低,量價萎縮,CERS和ERUS的平均價格由2008年的2008年的11美元左右下降到了2009年的6美元。

       可見金融危機對國際碳交易市場產生了重大的影響,也使國際碳金融市場發生了巨大變化,例如曾經是碳市場積極參與者的雷曼兄弟和貝爾斯登等金融機構已垮掉,其他一些大銀行也顯著減少了它們的碳活動,很少有新的公司敢在衰退期間進入市場。因此,金融危機給國際碳金融市場帶來了嚴峻的挑戰。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