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非洲大陸有1.1億多人直接受到與天氣、氣候、水有關的災害影響,造成的經濟損失超過85億美元。緊急事件數據庫的數據顯示,自然災害共造成約有5000人死亡,其中48%與干旱有關,43%與洪水有關。但由于有漏報的情況,實際死亡人數可能要更多。
“非洲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不到全球排放量的10%,但卻是最無力應對氣候變化負面影響的大陸。熱浪、暴雨、洪水、熱帶氣旋和長期干旱正在對城市和經濟社會發展造成破壞性影響,越來越多的人處于危險之中?!盬MO秘書長塔拉斯說,“非洲在氣象觀測方面存在巨大差距,預警服務嚴重不足。我們決心補足這些差距,確保每個人都能獲取到拯救生命的預警?!?/div>
農業是非洲民生和國民經濟的支柱,但由于氣候變化,非洲農業生產率自1961年以來下降了34%。與其他地區相比,這一下降幅度是最高的。預計到2025年,非洲國家每年的糧食進口額將增加約3倍,進口糧食資金從350億美元增至1100億美元。
報告強調,損失和損害的程度以及由此產生的成本取決于眾多因素,包括全球減緩行動的目標水平和地方適應投資的水平。根據聯合國非洲經濟委員會非洲氣候
政策中心的預測,2020年至2030年,氣候變化給非洲造成的損失和損害預計達到2900億美元至4400億美元之間。
此外,氣候變化及其造成的自然資源基礎不斷減少,還可能會加劇爭奪稀缺的生產用地、水和牧場的沖突。過去10年,由于爭奪土地資源的壓力不斷增大,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國家農民與牧民之間的暴力沖突事件有所增加。
報告由非洲聯盟委員會和聯合國非洲經濟委員會非洲氣候政策中心聯合編制,在首屆非洲氣候峰會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