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洋保護形勢緊迫的背景下,急需選劃海洋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并采取有效保護措施。
海洋是生命的搖籃,擁有已知物種約25萬種。中國是海洋大國,也是世界上海洋生物多樣性最為豐富的國家之一。今年9月,中國簽署了《海洋生物多樣性協定》,不少專家把這份協定看作應對全球海洋生物多樣性面臨挑戰的關鍵工具。同時,明年1月1日起,我國新修訂的海洋環境保護法即將施行,對保護和改善海洋環境具有重要意義。
目前全球海洋生物多樣性面臨哪些威脅?為何積極研究海洋遺傳資源?選劃海洋保護優先區能起到什么作用?近日,新京報記者專訪英國海洋工程科學技術院院士、
海南大學海洋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沈義俊。
他表示,在海洋生物多樣性保護方面,當前最棘手的
問題可能是氣候變化加速和海洋酸化。在海洋保護形勢緊迫的背景下,急需選劃海洋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并采取有效保護措施。
全球海洋生態系統壓力進一步加劇
新京報:有哪些因素會威脅海洋生物多樣性?在海洋生物多樣性保護方面,你認為現在面臨最棘手的問題是什么?
沈義?。簭目傮w趨勢上看,近年來,受到氣候變化、過度捕撈、污染等因素影響,全球海洋生態系統的壓力進一步加劇,且受影響的海洋區域可能已經擴大。
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都會影響海洋生物多樣性。在干擾因素不超過一定閾值時,或者說干擾是中等的,這時候反而會促進海洋生物多樣性,但強烈干擾會導致生物多樣性降低或喪失。
特別是氣候變化導致的海平面上升、海水酸化和海溫升高,這些都對海洋生物多樣性構成了嚴重威脅。人類活動很顯然是這些變化的主要影響因素。
降低海洋生物多樣性的主要人為因素包括過度捕撈、污染(特別是塑料和化學污染)、生境破壞、全球變暖和海洋酸化。當前最棘手的問題可能是氣候變化加速和海洋酸化。這些正在惡化的現狀,如珊瑚礁的大規模白化事件、海洋生物的遷移和滅絕,急需公眾關注。
新京報:一般來講,海洋生態調查會開展哪些工作?其內容具體反映什么問題?
沈義?。汉Q笊鷳B調查的具體內容要根據調查目標、要求和經費來定,差異非常大。
一般情況下,它通常包括生物群落結構的調查、物種多樣性的記錄、生態系統健康的評估以及生物和非生物環境因素的監測。這些調查和評估旨在識別關鍵生物群落、評估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和生產力,以及監測環境變化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
新京報:談及海洋生物多樣性就離不開“海洋遺傳資源”,目前各國正在積極建設和完善海洋遺傳資源平臺。海洋遺傳資源對海洋生物多樣性保護有何重要性?
沈義俊:總的來說,海洋遺傳資源對于保護海洋生物多樣性至關重要。它有助于我們理解海洋生物的適應性、進化歷史和生態功能。此外,海洋遺傳資源的研究也有助于發現新的生物活性物質,對于藥物開發、生物技術等領域具有巨大潛力。
選劃海洋保護優先區,不能只看面積
新京報:“珊瑚礁生物多樣性研究”在國內外炙手可熱,從海洋多樣性這個角度來說,這類研究的目的是什么?
沈義?。哼@類研究旨在理解珊瑚礁生態系統的復雜性和其對環境變化的敏感性,進而揭示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對珊瑚礁的影響,以及如何采取人為措施保護和修復珊瑚礁。珊瑚礁作為生物多樣性的熱點,對于維持海洋生態平衡、保護海岸線及支持漁業等具有重要意義。
新京報:不少專家提議開展海洋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選劃。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全球僅有8.13%的海域被劃為保護區。在你看來,劃區管理需要考慮哪些指標?擴大保護區后,有哪些直接影響?
沈義?。涸诤Q蟊Wo形勢緊迫的背景下,當前急需選劃保護優先區并采取有效保護措施。在劃定保護區時,應考慮生物多樣性豐富度、生態系統的特殊性和脆弱性、人類活動的影響程度等指標。
擴大保護區可以減少人類活動對海洋生態系統的干擾,有助于恢復和保護生物多樣性,同時也能增強生態系統對氣候變化的抵抗力。
當然,海洋保護不能只看保護區面積,還要看是否保護到了瀕危種、關鍵種和旗艦種,是否將生態系統整體納入保護,是否采取有效的保護區管理措施。
“中國方案”可為全球海洋生物多樣性保護提供參考
新京報:你認為,在海洋生物多樣性保護上,我們能提供哪些“中國方案”?
沈義?。褐袊梢栽谕七M海洋生態保護區建設、加強海洋生態監測和科研、推動海洋生態文明建設、加強國際合作等多個方面作出貢獻。實際上,中國在海洋科研、海洋
政策制定和海洋資源可持續利用方面的經驗和成果可為全球海洋生物多樣性保護提供參考。
但是,我們也必須認識到,“中國方案”必須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海洋生物多樣性現狀、海洋保護需求和當地經濟社會相契合,要在具體國家落地,還需要做大量的基礎研究和保護實踐方面的國際合作。
新京報:面對全球變暖和微塑料污染,為拯救海洋生物改善海洋環境,我們還能做些什么?
沈義?。何覀兛梢宰龅姆浅6?,特別是從自身做起,改變自己的一些不良習慣,可以有效保護海洋。從應對氣候變化的角度看,我們所有的節約能源、降低資源浪費、保護濱海濕地的活動都將減緩地球和海洋系統的壓力。
此外,減少塑料廢物的產生和排放,則需要提高塑料垃圾的回收率、減少過度包裝和不必要包裝,建立岸灘垃圾清理機制、加強國際合作以及促進海洋科學研究。通過這些措施,我們可以減緩海洋環境的惡化趨勢,保護和恢復海洋生物多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