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盤點歷屆氣候大會有的成果

2023-12-1 15:09 來源: 新華網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以下簡稱《公約》)第二十八次締約方大會(COP28)30日在阿聯酋迪拜開幕。各國將評估在實現《巴黎協定》所定目標方面取得的進展,并找到關鍵問題的切實解決方案。

據聯合國官網介紹,《公約》是在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于1990年發布第一份評估報告后不久,于1992年通過的,旨在將溫室氣體濃度穩定在“防止氣候系統受到危險的人為干擾的水平上”。目前,《公約》共有198個締約方。

加入《公約》的國家每年舉行會議,衡量進展情況并就氣候變化多邊應對措施展開談判。第一次締約方大會于1995年在德國柏林舉行。締約方大會為應對氣候變化樹立了全球里程碑,制定了標準并推進了行動,包括減少碳排放、加快全球能源轉型,以及幫助各國適應和建設應對復雜氣候問題的能力。

長達20多年的國際氣候談判進程中,隨著《京都議定書》《哥本哈根協定》《巴黎協定》等陸續出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不斷取得進展。

1997年,在日本京都舉行的第三次締約方大會通過了旨在限制發達國家溫室氣體排放量以抑制全球變暖的《京都議定書》,并于2005年2月16日正式生效。目前《京都議定書》有192個締約方。

《京都議定書》是全球第一份有法律約束力的氣候文件,它根據“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規定發達國家有強制減排溫室氣體的義務,對2012年前主要發達國家減排溫室氣體的種類、減排時間表和額度等作出了具體規定。

2007年12月,在印度尼西亞巴厘島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通過了“巴厘島路線圖”,明確了氣候變化談判機制和時間表,目標是在2009年年底前就2012年后應對氣候變化的新安排達成協議。

2009年12月19日,經過各方的艱苦磋商和共同努力,在丹麥哥本哈根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達成不具法律約束力的《哥本哈根協定》。協定維護了《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及其《京都議定書》確立的“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就發達國家實行強制減排和發展中國家采取自主減緩行動作出安排,并就全球長期目標、資金和技術支持、透明度等焦點問題達成廣泛共識。

2015年,在巴黎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上各方達成了《巴黎協定》,這成為繼《京都議定書》之后第二份有法律約束力的氣候協定,為2020年后全球應對氣候變化行動做出安排。該協定提出,各方將加強對氣候變化威脅的全球應對,將全球平均氣溫較工業化前水平升高控制在2攝氏度之內,并為把升溫控制在1.5攝氏度之內而努力。

在全球氣溫創歷史新高,極端天氣事件影響世界各地人民的背景下,今年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將是修正航向并加速解決氣候危機的關鍵機會。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