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治理滿足再生水回用要求
作為排污的最后一道“屏障”,污水處理廠的運
行情況對自然水體的影響是最為直接的。賈魯河的污染,主要是因為生活污水所導致。然而,城市污水再生水重要應用途徑是作為景觀用水,城市污水通過凈化作為缺水城市水源補充是一個主流方向。從目前五龍口污水廠污水深度處理出水水質情況來看,色度及濁度是制約再生水作為景觀水的“瓶頸”,因此,突破城市污水廠脫色脫濁關鍵技術,提高污水處理深度及運行負荷,滿足再生水回用要求,實現污染負荷削減,也是賈魯河水質改善之根本。
“鄭州五龍口污水處理廠城市污水深度凈化集成技術示范工程”在原有工序上增加了以新型磁性樹脂吸附為核心的脫色技術,通過對城市污水生化尾水進行吸附-混凝,實現對尾水的高效脫色,污水的色度去除率可達90%以上;通過強化混凝,可實現濁度的有效去除,通過調節混凝條件,滿足不同濁度要求。
據介紹,目前污水廠處理后COD小50mg/L,色度30度左右,經過磁性樹脂處理后的出水穩定在IV類水質,部分指標則能夠達到III類水質標準,色度小于5度,而處理成本僅0.2元/噸左右。
這項工程以混合型城市污水生化系統處理出水作為原水,經基于磁性樹脂吸附技術處理后,出水不僅達到國家《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一級A標準;達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觀環境用水水質》GB/T18921(2002)要求;同時關鍵指標滿足近Ⅳ類水質標準要求。
在鄭州金州水務有限公司,負責人仲廠長告訴記者,廠里主要處理周邊印染企業排出的印染廢水,一期處理規模為10000m3/d,采用“一級混凝沉淀-水解酸化-推流曝氣活性污泥-二級混凝沉淀”工藝,設計進水水質為COD 1000 mg/L、色度500倍,設計出水水質COD 100mg/L、色度 30倍。處理廠自2011年底開始使用磁性樹脂技術,設計規模為3000m3/d,出水主要指標滿足GB 18918-2002一級A標準要求(即COD≤50mg/L)。
“平均每噸水的處理成本提高了五毛錢。相比其他技術來說,這個成本已經很低了,”仲廠長說,“如果不加這套設備,出水就達不到一級A的標準了。”
這兩家處理廠所采用的磁性樹脂技術就是來自淮河項目“賈魯河流域廢水處理與回用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課題的研究成果之一。通過首創新型磁性強堿陰離子交換樹脂制備技術,率先實現磁性樹脂吸附技術用于工業園區廢水生化尾水深度處理與回用以及城市污水深度脫氮除磷與脫色除濁,自主研發城市污水達Ⅳ類水質的深度處理集成技術、“水解酸化+氧化溝磁性樹脂吸附”集成處理技術、雙膜(UF+RO)深度處理分質回用關鍵技術,同時建立了一條新型磁性強堿陰離子交換樹脂生產線,打破了磁性樹脂制備的國際壟斷。
與國際品牌相比,課題組自主制備的新型系列磁性陰離子交換樹脂具有處理水量大、處理率高、出水水質易于調節、分離速度快、脫附容易、抗污染性能好、使用壽命長等優點,其交換容量約為前者的1.5倍,對生化尾水中溶解性有機質的吸附容量為后者的兩倍左右,體現出耐負荷波動、大流量處理等方面的優勢。同時,其使用壽命及制造成本競爭優勢顯著,有利于工程化應用及產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