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與社區共同探索應對氣候變化

2023-12-20 10:55 來源: 金融時報-中國金融新聞網 |作者: 周嘉鼎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八次締約方大會(COP28)落下帷幕,大會的共識與成果、焦點與爭辯,皆值得關注。

  山水自然保護中心作為觀察員身份在COP28會議上參加了與自然、生物多樣性、農業相關的多次邊會。其中,在“加速低碳行動,凝聚應對氣候變化的社會力量”主題邊會上,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解振華專門提到了非政府組織(NGO)在應對氣候危機中可以發揮重要的作用,共同倡導和引導更多的人關注氣候變化議題。這令在場的我們都感到很振奮。

  山水自然保護中心作為關注氣候變化適應和減緩的社會組織,也把我們聯合社區開展的應對氣候變化措施經驗與各國的同行交流。與會的國際機構朋友對我國少數民族通過傳統知識應對氣候變化表示了濃厚的興趣,特別是在目前大部分森林退化與農業用地存在矛盾的現狀下,生物多樣性友好的農業和林業是應對氣候變化的關鍵。

  過去50年,青藏高原的平均氣溫每10年都會提升0.3℃至0.4℃,整體趨向暖濕,負面影響巨大。牧區氣候波動是常態,利用當地傳統智慧應對氣候變化的方式也多種多樣。牧民通過季節性移動、儲存物資等手段進行適應,此外,政府援助、合作社和社會組織的支持也進行了風險共擔。這些年來,我們一直在與社區共同探索加強自身能力以應對氣候變化的方式,比如,支持當地婦女成立手工藝合作社,組織社區參觀游學,學習畜牧管理經驗和草地恢復的經驗,增加牧民的生計穩定性。

  在我國的西南山地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由于氣候變化導致的極端災害也在山地區域頻發,威脅著當地的居民和瀕危物種。甘肅省南部的李子壩村是大熊貓、紅豆杉、文縣瑤螈等珍稀動植物的棲息地,我們通過協議保護、水源林管理、低碳鄉村等項目,以改善社區生態環境和幫助村民發展生計為策略,增強社區應對氣候變化的恢復力。在大理云龍滇金絲猴的棲息地,我們通過村民參與的森林恢復和撫育,研究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如何更有效地增強氣候韌性,通過自然教育、生態產品的開發,聯合村民開展森林的可持續利用和管理。

  整體來說,大部分國家均認識到生態系統在應對氣候變化和發揮國家自主貢獻中的重要性,不過,除了少有的基于生態系統的應對案例,目前的討論主要在探索如何落地和完善資金機制,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生物多樣性與氣候變化需要進一步關切和推動。

  在“COP28自然日”當天,中國作為COP15生物多樣性公約主席國宣布牽頭發起“昆蒙框架”實施倡議。該倡議旨在打造一個各締約方和利益攸關方自愿參與、體現政治意愿的合作平臺,推動“昆蒙框架”全面落實。而框架中的“30x30”目標對協同推進保護生物多樣性和應對氣候變化、增強地球生命共同體氣候韌性具有重要作用。這也是中國NGO和公眾可以身體力行付諸實踐的行動。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