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ESG投資外部要求、國內外資管行業ESG投資現狀及趨勢為核心,呈現國內外資管行業ESG投資的監管要求、行業現狀及趨勢,并總結分析國內外資管同業ESG投資的實戰經驗。
國投瑞銀發布《2023年中國資管行業ESG發展研究報告》(下文稱《報告》),旨在為國內資管行業踐行ESG投資提供借鑒,在追求投資回報和可持續發展之間找到平衡,同時也為投資者更好地理解ESG及可持續投資提供指引。
《報告》以ESG投資外部要求、國內外資管行業ESG投資現狀及趨勢為核心,呈現國內外資管行業ESG投資的監管要求、行業現狀及趨勢,并總結分析國內外資管同業ESG投資的實戰經驗。
作為聯合國負責任投資原則(UNPRI)的簽署機構,國投瑞銀把握中國資本
市場 ESG 投資發展新機遇,推動負責任投資理念的推廣與實踐。同時作為中國境內第五家加入亞洲公司治理協會(ACGA)的公募基金公司,國投瑞銀持續將環境保護、社會責任與公司治理這三項因素納入投資考量,為投資決策及風險管理提供更前瞻、深入的分析方向。
“國投瑞銀較早就投身ESG相關領域,一方面源于公司股東瑞銀集團的重視以及在ESG領域的專業能力,另一方面也因應相關國家
政策的積極引導,以順應全球發展趨勢。” 國投瑞銀總經理王彥杰表示,“ESG策略可以起到實現超額回報并幫助投資人規避風險的作用,ESG投資策略是一種將投資者期望的財務目標與ESG架構相結合、給投資者帶來更好的風險調整后收益的投資方法。”
《報告》指出,全球ESG投資近年來加速發展,截至2022年末,全球可持續基金總資產規模達2.744萬億美元(數據來源:晨星)。其中,歐洲占到總規模的81%,是目前最發達和多樣化的ESG市場,其次為美國,約占13%。相較于歐美成熟市場,中國ESG投資市場起步晚,目前在體量上無法與之相提并論。但隨著“碳達峰、
碳中和”的提出與國內ESG標準指引、政策
法規、企業實踐等方面的持續完善,中國ESG投資也按下“加速鍵”。
氣候變化議題引發資產所有者對ESG投資的關注與日俱增。回顧近年來發布的ESG相關政策,ESG投資在中國重點表現在綠色投資上。在中國“碳達峰、碳中和”的時代背景下,發展ESG投資、通過ESG投資賦能綠色經濟發展,助力雙碳目標的實現將在很長一段時間持續受到市場關注,ESG理念受關注度也將持續升溫。
目前中國已初步形成ESG投資生態體系,體現為被投企業、上市公司持續完善信息披露和加強ESG管理,政府組織和監管機構不斷加強ESG管理的頂層設計,資產管理人積極落實ESG相關制度規劃、推進ESG投資創新,評級機構持續做好ESG評價工作,多元主體共同推動中國ESG投資發展。
金融機構積極踐行ESG投資,通過金融手段支持實體經濟低碳轉型,既是響應國家政策的號召,也能夠獲得長期投資回報。公募基金是中國ESG投資市場中不可或缺的資管機構之一,證監會在2022年發布的《關于加快推進公募基金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中明確,引導基金行業總結ESG投資規律,大力發展綠色金融,積極踐行責任投資理念,改善投資活動環境績效,服務綠色經濟。
《報告》表示,當前積極踐行ESG投資的中國資管機構包括南方基金、易方達基金、國投瑞銀、興證全球等,具體落實舉措包括搭建ESG投資管理體系、應用ESG投資策略、發行ESG投資產品等。雖然與國際頭部資管機構ESG投資實踐相比,國內資管機構ESG投資規模較小,但已構建較為完善的ESG投資管理體系,并初步形成與產品聯動的ESG指標體系。
展望未來,《報告》指出,中國資管行業應當積極響應國家政策指引,主動參與建設中國綠色金融體系,創新ESG資管產品,引導更多資金投資氣候變化減緩與適應、生物多樣性保護、循環經濟建設等ESG相關領域,確定ESG目標及邏輯,加強數據庫建設及分析,完善投資研究體系,創新ESG投資技術,持續提升核心ESG投資能力,健全風險管理機制,以更廣泛和專業化的方式深入參與到中國ESG建設中。
《2023年中國資管行業ESG發展研究報告》由國投瑞銀與財聯社聯合編撰。
國投瑞銀基金
國投瑞銀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于2005年6月合資成立,是國內第一家外方持股比例達49%的合資基金公司。公司股東為國投泰康信托有限公司(國家開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和瑞銀集團(UBS AG)。國投瑞銀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致力于通過多層次業務線和產品系列,提供不同風險收益特征的資產配置工具和資產管理服務,滿足個人和機構客戶的多元化資產管理需求。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公司共管理97只公募基金,規模約2,626億元。公司已建立覆蓋高、中、低風險等級的較為完整的產品線,為投資者提供多樣化選擇,滿足不同風險偏好的投資需求。(注:國投瑞銀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已與股東建立業務隔離制度。數據來源于國投瑞銀基金,數據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
風險提示:投資有風險,請謹慎選擇。基金過往業績并不預示其未來表現,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業績也不構成本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我國基金運作時間較短,不能反映資本市場發展所有階段。請仔細閱讀《基金合同》、《招募說明書》、《基金產品資料概要》及相關公告。請投資者做好風險測評,并根據您的風險承受能力選擇與之相匹配的風險等級的基金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