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從“十一五”時期開始,逐漸將
節能減排和應對氣候變化上升為國家戰略,相應的財政投入也呈現大幅增加的趨勢。全國財政“十一五”期間環保投入和科技投入的增速遠超GDP增速,2010年的環保投入達到3250億元,科技投入則達到2442億元,從側面勾勒出投向節能和應對氣候變化領域資金的發展趨勢。在2011年的全國公共財政支出中,節能環保的總投入達到2641億元,其中能源節約利用的支出為439.44億元,發展可再生能源的支出為141.60億元。值得一提的是,與以前僅公布節能環保總支出相比,這是節約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等與氣候變化直接掛鉤的財政支出首次在決算數據中被詳細公布,這表明氣候融資已經成為財政預算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自2008年開始,中央財政在節能環保領域的投入增長迅速,2012年節能環保預算達到1796億元10。由于沒有“氣候變化”相關科目,根據財政部公布的數據可粗略推算出,在較為明確指向氣候融資的領域內(如
節能減排和可再生能源發展等具體方向),“十一五”期間中央財政共投入了超過2200億元。2011年,中央財政節能減排支出606億元,比2010年增長17%。
同時,也需要注意到2008至2012年間節能環保支出占中央財政預算支出的比重并沒有明顯上升,近兩年還略有下降。雖然公共財政并不是這氣候變化事業的主要資金來源,但目前中國的氣候和低碳領域仍處于發展的起步階段,公共資金仍需進一步加大支持的力度。
作者:陳波 王遙 中央財經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