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氣象組織今天指出,智利近日發生的災難性大規模野火已造成逾百人死亡,促使該國政府宣布進入緊急狀態并展開大規模救援行動。此次災害發生之際,智利及南美其他地區正遭受厄爾尼諾現象引發的劇烈熱浪的侵襲,同時氣候變化又進一步加劇了熱浪。
智利政府宣布全國進入緊急狀態,并舉行為期2天的全國哀悼。據報道,有100多人喪生。目前救援人員正在設法到達瓦爾帕萊索(Valparaiso)地區的重災區,包括沿海城鎮比尼亞德爾馬(Vi?a del Mar)周圍地區,預計死亡人數還將進一步上升。
由于氣溫升高、土壤干燥和強風,智利當局發布了多項最高級別的火災風險紅色預警。智利國家氣象局和水文部門也根據“全民預警”運動發布了高溫紅色預警。
厄爾尼諾現象
厄爾尼諾現象平均每兩年到七年發生一次,通常持續9至12個月。這是一種自然發生的氣候型態,與熱帶太平洋中部和東部的海洋表面溫度變暖有關,但人類活動造成的氣候變化也成為其發生的背景。
今年南半球夏季,由于強厄爾尼諾現象和人類引起的氣候變化導致陸地和海洋溫度長期升高,通常與熱浪和干旱等自然現象相關的氣候影響和極端事件變得更加頻繁和劇烈。
世界氣象組織美洲區域辦公室的科爾特斯(Bárbara Tapia Cortés)表示:“受厄爾尼諾現象的影響,預計南美地區夏季的最高氣溫可能會超過正常值。”
她說:“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年。當前厄爾尼諾現象的變暖效應很可能會在2024年期間進一步加劇高溫。這將導致更多的極端天氣事件,破壞生命,摧毀生計。”
科爾特斯指出:“最近的厄爾尼諾現象,包括這一次在內,都是在已經變暖的海洋之上發生的。這就像你在一個已經裝滿熱水的浴缸中再加入熱水,而不是在一個本身裝有溫水的浴缸中加入熱水。”
高溫和火災天氣危險
野火發生之際,南美洲的許多國家都出現了持續熱浪,包括智利、阿根廷、巴拉圭和哥倫比亞,許多地方的氣溫都創下了紀錄。
1月31日,智利圣地亞哥的氣溫達到37.3℃,是112年來記錄的第三高溫。
在哥倫比亞,政府宣布該國目前正在對抗的森林火災為自然災害,多個城鎮的氣溫也創下了紀錄。其中赫魯薩倫的氣溫達到40.4°C。
阿根廷在1月21日至31日期間受到持續熱浪的侵襲,這股熱浪一直持續到2月份,導致該國廣泛發布了最高級別的高溫紅色預警。
過去幾天,智利中部包括瓦爾帕萊索地區的火災天氣危險性極高(全球野火信息系統2024年2月3日火災天氣指數排名),這不僅代表了極高的氣溫,還反映了極低的濕度和長期的嚴重干旱。這些天氣條件加上強風極大地增加了發生災難性森林野火的可能性。
高溫與健康
高溫對人們的健康構成威脅。2000年至2019年期間,全球估計每年因高溫而死亡的人數約為48.9萬,其中老年人和其他弱勢群體面臨的風險最大。
世界氣象組織是全球高溫健康信息網絡的共同發起者,該網絡致力于提高能力,以保護人們免受氣候變化中極端高溫所帶來的本可避免的健康風險。
早期預警系統可以提醒民眾、國家以下各級政府和民間社會組織注意異常炎熱的高溫時期,以便他們能夠更好地做好應對高溫的準備。
從中期來看,建議制定一項高溫行動計劃,以評估和減少易受高溫影響的程度。
因此,阿根廷國家氣象局開發了一個極端氣溫早期預警系統(西班牙語為SAT-TE)。在該系統下,阿根廷國家氣象局負責發布高溫和熱浪預警,阿根廷衛生部則負責發布衛生保健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