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如何實現金融業的綠色轉型

2014-4-11 13:34 來源: 中國碳交易網 |作者: 張博

       隨著“十二五”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的推三出,如何實現金融業的綠色轉型,發揮金融業提高資產配置效率、降低減排成本的巨大潛能,成為亟待解決的現實問題

       金融發展理論是否適用于低碳經濟這一新型經濟發展模式,也成為值得思考的理論問題。作為應對氣候變化的市場解決方式,碳金融自《京都議定書》生效短短幾年來呈幾何級數增長。根據英國新能源財務公司報告的預測,全球碳交易市場2020年將達到3.5萬億美元,以碳排放權為基礎進一步衍生的金融資產交易額也在迅速擴大。世界銀行的碳交易報告也說明,碳交易增長迅速并被越來越多的國家所接受和采用。

       然而,由于碳金融發展時間短及相關數據匱乏,金融發展理論在低碳經濟發展中的適用性未能得到證實。基于13個國家1980-2004年的面板數據的研究證實,能源領域的R&D公共投入有助于提高能源效率,一國二氧化碳排放量與銀行等金融機構提供的資金支持有負相關關系,但影響并不顯著。阿斯普特朗指出清潔能源領域或行業的投資將有助于降低單位GDP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碳金融也憑借其資金融通、信息傳遞、分散風險、降低成本和將外部性內部化等功能成為發展低碳經濟的重要支撐。碳金融框架體系涵蓋了碳排放權定價和交易體系的建立等市場微觀層面,金融體系的信貸、保險、資本市場資源配置等中觀層面以及財政政策、貨幣政策、產業政策等政府宏觀層面。可以說,碳金融市場資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在宏觀層面主要體現為低碳經濟的發展和金融體系的完善,在中觀和微觀層面則主要體現在金融機構本身及碳金融相關企業的功能上。

      低碳經濟發展的真正動力來源于企業切實采用新能源與減排技術,在低消耗的同時實現高發展。這就需要節能減排技術與資本的更高層次的結合。作為碳金融領域最基礎的融資形式,碳貸款以能源鏈轉型的資金融通功能,滿足企業實現減排和技術創新所需求的融資需求。作為最重要的市場杠桿,碳金融市場將社會資金有序地導入減排技術的創新領域,成為低碳技術開發、利用的平臺,激勵企業開發利用新能源、使用并創新節能減排技術。

       金融機構圍繞現行的碳交易體系開展的中介服務,如CDM(清潔發展機制)項目的識別設計、為項目業主尋找碳購買方以及協助辦理減排量的核證等,則發揮了碳金融機構的信息傳遞功能,打破了企業進入全球碳交易市場所面臨的專業知識與信息渠道壁壘。此外,伴隨著金融機構在信貸、衍生品設計上逐漸向低碳領域的傾斜,碳金融產品與服務所蘊含的理念也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企業家精神,形成低碳氛圍。

       碳交易和碳匯保險則以氣候風險管理和轉移功能分擔了碳交易各環節的風險。碳交易期權、期貨和其他衍生產品所擁有的規避價格波動風險的套期保值功能,使其成為碳金融市場上最基本的風險管理工具。碳排放權交易機制則發揮了減排內部化功能,企業間交易(或政府拍賣)代表污染權利的權證,使得環境污染的外部性問題通過企業成本內部化來解決,也就避免了外部性所導致的市場失靈。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