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在6月5日世界環境日向世界發出呼吁,動員起來,拿出行動,兌現承諾,就氣候變化采取行動。他強調,人們應當只爭朝夕,莫待明朝,當下就是我們直面事實的關頭。
古特雷斯在位于紐約曼哈頓的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發表的有關氣候行動的特別講話中表示,2024年5月是有歷史記載以來最熱的5月。這標志著已連續12個月打破相應月份的最高溫記錄。在過去一年里,氣候形勢逐月升溫。我們的地球正在試圖向我們發出訊號。
直面事實的關頭
古特雷斯表示,事實上,在《巴黎協定》通過近十年后的今天,將長期全球變暖限制在1.5攝氏度的目標岌岌可危。事實上,全世界正在如此快速地產生大量排放物,到2030年氣溫升幅遠高于這一限制幾乎已成定局。頂尖的氣候科學家今天發布的全新數據表明,將長期變暖限制在1.5度的碳預算目前剩余2000億噸左右。若要抓住保持在這個限制以內的一線生機,就不能超過上述地球大氣層所能承受的二氧化碳最大量。事實上,我們正在不計后果地迅速耗盡預算——每年排放出約400億噸二氧化碳。按照這個速度,整個碳預算將在2030年前耗盡。
他表示,事實上,從現在起到2030年,全球排放量需要每年下降9%,才能使1.5度的限制仍有望實現。然而,排放情況正在朝著錯誤的方向發展。去年,全球排放量上升了百分之一。事實上,我們已經面臨1.5度的臨界線將被逾越的風險。世界氣象組織今天報告指出,全球年平均氣溫在未來五年中至少有一年超過1.5度限制的可能性達到了80%。整個未來五年期間的平均氣溫有一半的可能性將比工業化前水平高出1.5度。
他表示,我們正在拿我們的地球當賭注。我們必須在通往氣候地獄的高速公路上找到出口。而事實上,我們掌控著方向盤。仍有一線希望保持在1.5度的限制以內。
他強調,現在到了氣候緊要關頭。采取行動的需求從未如此迫切,但我們面前的機遇同樣史無前例——不僅要履行氣候承諾,而且要實現經濟繁榮和可持續發展。
他表示,氣候行動不能被地緣政治分歧所裹挾。在世界各國齊聚波恩參加氣候會談并籌備七國集團峰會和二十國集團峰會、聯合國大會和《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締約方會議第二十九屆會議之際,我們需要樹立最宏偉的目標、實現最大的加速度并開展最緊密的合作。
1.5度目標至關重要
古特雷斯指出,全球每升溫零點幾度都會產生重要影響。1.5度與2度之間的差別可能決定著一些小島嶼國家和沿海社區是滅絕還是生存。決定著是最大限度地減少氣候混亂,還是越過危險的臨界點。
他表示,科學家警告指出,氣溫進一步升高可能意味著:格陵蘭冰蓋和南極西部冰蓋崩解,海平面災難性上升;摧毀熱帶珊瑚礁系統和3億人的生計;拉布拉多洋流崩潰,進一步擾亂歐洲的天氣模式;永久凍土大面積融化,釋放出達到毀滅性水平的甲烷這一吸熱能力最強的氣體之一。
能源轉型
古特雷斯表示,隨著成本驟降以及各國政府意識到更清潔的空氣、良好的就業機會、能源安全和增加
電力供應的益處,可再生能源正在蓬勃發展。陸上風能和太陽能是世界上大部分地區最廉價的新電力來源,而且這種情況已經持續多年。可再生能源已經占到全世界電力供應的30%。去年,清潔能源投資創下歷史新高,在過去十年中幾乎翻倍。風能和太陽能目前的增速超過了歷史上的所有電力來源。
他指出,從經濟邏輯而言,化石燃料時代的終結不可避免。唯一的
問題是:終結的時刻是否會及時到來?轉型是否會公正?他強調,我們必須確保這兩個問題的答案都是肯定的。
古特雷斯表示,二十國集團成員國的排放量占全球總排放量的80%,這些國家有責任、也有能力率先垂范。每個國家都必須兌現承諾,發揮應有的作用。這意味著,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應團結一致,加速實現契合1.5度限制的全球能源公正轉型;二十國集團的國家氣候行動計劃、能源戰略以及化石燃料生產和消費計劃應符合關于將未來氣溫升幅限制在1.5度之內的目標;二十國集團承諾將對化石燃料的補貼重新分配給可再生能源、能源儲存和電網現代化,并支持脆弱社區;七國集團和其他經合組織國家要承諾到2030年棄用煤炭;到2035年,把無化石燃料電力系統建立起來,使石油和天然氣的供應和需求減少60%;所有國家現在要叫停新的煤炭項目。亞洲尤其如此,95%的計劃新建煤電裝機容量都聚集在那里。非經合組織國家要制定氣候行動計劃,踏上到2040年終結煤電的道路;發展中國家要制定國家氣候行動計劃,同時也將之作為投資計劃,推動可持續發展,憑借可再生能源滿足不斷攀升的能源需求。
促進氣候融資
古特雷斯表示,到2027年,地球上的每個人都必須得到早期預警系統的保護。他敦促所有合作伙伴加大對聯合國全民預警倡議行動計劃的支持。
他指出,在適應極端天氣所需的每一美元中,僅有大約5美分到位。作為第一步,所有發達國家必須兌現承諾,到2025年把適應資金增加一倍,達到每年至少400億美元。
他表示,令人瞠目的債務償還正在耗竭氣候行動的資金。對絕大多數發展中國家和新興經濟體而言,資本成本高昂,如同敲詐勒索,使可再生能源幾乎遙不可及。讓人驚訝的是,盡管近年來可再生能源蓬勃發展,但自2015年以來,在中國以外的發展中和新興經濟體,清潔能源投資卻停滯不前。去年,只有15%的新清潔能源投資流向了中國以外的新興
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而它們占世界人口近三分之二。盡管非洲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巨大的可再生能源潛力,但去年的可再生能源裝機量占比不足1%。
他表示,國際能源署報告稱,到2030年代初,在中國以外的發展中和新興經濟體,清潔能源投資每年需要達到1.7萬億美元。簡而言之,我們需要大幅擴充負擔得起的公共和私人融資,推動充滿雄心的新氣候計劃,并為所有人提供負擔得起的清潔能源。
古特雷斯強調,氣候資金不是恩賜,而是確保全民享受宜居未來的根基。
取締化石燃料行業
古特雷斯表示,我們必須直面化石燃料行業幾十年來無情阻礙進步的勢力。數十億美元被用來歪曲真相、蒙騙公眾、散播疑慮。他呼吁化石燃料行業的領導者看清事實——不進入清潔能源轉型的快車道,就會把企業推入死胡同,將所有人帶上不歸路。
他指出,去年,石油和天然氣行業對清潔能源的投資額在其總資本支出中的占比只有微不足道的2.5%。
他敦促金融機構不要為化石燃料造成的破壞輸送資金,而是開始對全球可再生能源革命進行投資;提出公開、可信、詳細的計劃,讓資金從化石燃料流向清潔能源,并且為2025年和2030年設置清晰的目標;向股東和監管機構披露氣候風險,包括物理風險和轉型風險。他指出,這種披露最終應當具有強制性。
古特雷斯表示,化石燃料行業的許多人無恥地進行了綠色漂洗,即便他們試圖通過游說、通過法律威脅、通過大規模投放廣告,拖延氣候行動。他呼吁廣告和公關公司停止接收新的化石燃料客戶,制定計劃放棄現有的化石燃料客戶。他同時敦促每個國家都禁止化石燃料公司投放廣告,敦促新聞媒體和技術企業都停止接收化石燃料廣告業務,與此同時,從需求側發力。他強調,大家都可以有所作為,擁抱清潔技術,逐步減少生活中的化石燃料,利用自己作為公民的力量來推動系統性變革。
古特雷斯最后表示,我們必須作出選擇:是創造推動氣候進步的臨界點,還是沖向墮入氣候災難的臨界點。他強調,任何國家都無法獨自化解氣候危機。這是全體動員的時刻。他呼吁人們不要喪失勇氣。不要放棄希望。他表示,這是一場人民與污染者和唯利是圖者的對決。齊心協力,我們就能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