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20日從
吉林省生態環境廳了解到,該省正通過開展氣候變化監測預警評估提升行動、自然生態系統適應能力提升行動、氣候敏感產業適應能力提升行動等“十大行動”,加快形成應對氣候變化治理新體系。
當天,吉林省生態環境廳在長春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該省建設國家級氣候適應型城市試點工作情況。
今年5月,生態環境部等8部門公布了首批深化氣候適應型城市建設試點名單,吉林省長春市、延邊州入選。
吉林省生態環境廳應對氣候變化處處長張齊斌介紹,1960年以來,該省氣候呈現變暖趨勢,平均氣溫升高速率達0.3℃/10年。氣候變化對吉林省糧食安全、生態安全、能源安全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帶來不利影響。
張齊斌介紹,2023年,吉林省生態環境廳會同22個相關部門制定印發了《吉林省適應氣候變化行動方案》,包括推進氣候適應型機場、鐵路、公路建設,提升
交通系統氣候變化韌性;增強
電力系統、油氣輸送通道等能源設施氣候適應能力;加快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提升通訊網絡應急能力等。
長春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黃顯威介紹,目前,長春市氣象觀測全面實現自動化,強對流天氣預警提前量達35分鐘以上,預警信息公眾覆蓋率達98%。同時,當地積極推進奧迪PPE零碳園區、啟明信息近零碳產業園、中鼎新能源近零碳工廠等16個低
碳排放示范區建設?!笆濉币詠?,長春市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降幅達15.73%。
延邊州位于吉林省東部,素有“長白林?!敝Q。延邊州生態環境局副局長冷冰原表示,該州以長白山森林生態功能區為核心,合理利用開發的森林生態資源,推進保護河流水系、生物遷徙通道等生態廊道建設,提升森林生態功能區適應氣候變化能力。
冷冰原介紹,延邊州應用氣象大數據云平臺,不斷提高氣象災害的精細服務能力,針對全州災害性天氣的實際特點,制定了強降水、雷電、干旱、大風、霧霾、冰凍災害、城市內澇等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災害應急管理方案,并加快了州、縣兩級應急指揮中心平臺建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