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綠色金融新思路:多元場景布局+精細化發展

2024-8-19 13:56 來源: 中國經營網 |作者: 王柯瑾

  綠色低碳轉型頂層設計再出爐。8月1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到2030年和2035年我國綠色低碳轉型的主要目標,并再部署提升金融工具支持力度。

  當前,綠色金融作為“五篇大文章”之一成為金融業的重要發力點,如何支持綠色金融不斷突破“瓶頸”、轉型升級,一直備受關注。

  近日,中國人民銀行重慶市分行發布全國首個綠色金融數字化轉型計劃——《重慶市推動綠色金融數字化轉型提升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以下簡稱《計劃》),要求到2026年金融科技與綠色金融深度結合,“科技+綠色金融+綠色產業”的精細化、多元化發展路徑逐步形成。

  《中國經營報》記者注意到,今年以來,多家商業銀行持續深挖場景建設,不斷創新綠色金融精細化、多元化發展新模式,助力我國綠色低碳轉型邁入新階段。

  打造綠色金融新場景、新模式

  在推動綠色發展的過程中,綠色金融的新場景與新模式正成為引領轉型的重要力量。

  一方面,金融機構加強與實體企業和服務機構等合作,共同探索綠色金融業務新模式。例如,建設銀行(601939.SH)加強與全國及區域碳市場北京綠色交易所、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等機構的對接交流,促進清算、交易、咨詢等方面合作;以碳足跡碳配額碳信用等涉碳權益為基礎開展創新實踐;積極參與國際碳市場,為外向型企業提供碳交易咨詢和定制碳足跡指數等業務,為我國綠色低碳經濟發展提供助力。

  另一方面,綠色金融的產品創新力度不斷提升。《意見》指出“豐富綠色轉型金融工具”,進一步為金融機構支持綠色發展明確了方向。具體包括:延長碳減排支持工具實施年限至2027年年末。研究制定轉型金融標準,為傳統行業領域綠色低碳轉型提供合理必要的金融支持。鼓勵銀行在合理評估風險基礎上引導信貸資源綠色化配置,有條件的地方可通過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支持綠色信貸發展。鼓勵地方政府通過多種方式降低綠色債券融資成本。積極發展綠色股權融資、綠色融資租賃、綠色信托等金融工具,有序推進碳金融產品和衍生工具創新。發展綠色保險,探索建立差別化保險費率機制。

  近日,興業銀行(601166.SH)合肥分行為安徽一家上市公司開立2.09億美元涉外保函,助力其與沙特公司成功簽約7.8GWh全球最大儲能項目,項目并網運行后將有效提高沙特電網的穩定性和可靠性,是打造全球綠色能源市場“中國名片”的重要成果。

  據悉,由于項目投資金額大、交期短、運營期長,交易雙方為增進互信基礎、保障跨境交易安全及合同順利履行,需要銀行提供專業跨境金融服務。興業銀行發揮綠色金融專業優勢以及廣泛的境內外代理行優勢,為該上市公司高效開立涉外預付款保函及履約保函,以實際行動支持高質量“中國智造”走出國門。

  作為世界主要油氣生產國,沙特于2016年提出“2030愿景”,并相繼提出“綠色沙特倡議”“綠色中東倡議”,旨在以綠色能源轉型為主要抓手,大力發展綠色經濟。眾多中資企業憑借強勁競爭力積極布局,為沙特能源轉型注入“綠色力量”。

  興業銀行相關負責人表示,該行將積極服務“雙碳”戰略,發揮綠色金融領先優勢,持續加大對國內企業“走出去”和共建“一帶一路”的金融支持力度,不斷探索綠色金融跨境服務新場景、新模式。

  數字化拓展綠色金融實踐賽道

  數字化轉型正在成為綠色金融破局的重要抓手,從近期發布的全國首個綠色金融數字化轉型計劃便能窺見一斑。

  據了解,《計劃》旨在以數字技術推動綠色金融服務更優、覆蓋更廣、體驗更佳,打造綠色金融數字化發展示范樣板,為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

  按照《計劃》要求,到2026年,構建起重慶綠色金融改革數字化核心平臺,支撐綠色金融數字化發展的制度、政策、人才、機構、平臺、服務體系基本建立,金融科技與綠色金融深度結合,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云計算、衛星遙感、物聯網等技術應用更加廣泛,市場主體獲取綠色金融服務更加便捷高效,“科技+綠色金融+綠色產業”的精細化、多元化發展路徑逐步形成。

  在深化綠色金融業務數字化創新應用方面,《計劃》引導金融機構發揮自身優勢開展錯位競爭,運用聯合建模、圖計算、數據可視化、數字孿生等技術手段挖掘綠色貸款、綠色債券、綠色保險、綠色基金、綠色股票等數字化綜合應用場景,服務實體經濟發展。鼓勵金融機構建設綠色金融業務平臺,與內部核心系統、信貸系統充分對接,實現線上化、自動化業務流程。鼓勵開發綠色金融、轉型金融專項展業工具,提升基層機構和人員的積極性,為綠色金融、轉型金融數字化產品提供培育土壤,為企業和居民提供全要素金融供給、全生命周期的綠色金融服務。

  中國銀行(601988.SH)研究院研究員吳丹分析認為,在低碳發展大趨勢下,加快推動綠色金融數字化轉型具有重要現實意義。“數字化賦能后,將提高綠色金融服務效率,下沉綠色服務場景應用,拓展綠色金融實踐賽道,助力經濟社會全面綠色轉型加快實現。”

  中央財經大學證券期貨研究所研究員楊海平表示:“綠色金融數字化意味著綠色金融與數字金融的融合發展,對金融機構的能力集成、機制建設、產業認知以及風險的協同管理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楊海平看來,綠色金融的數字化轉型是宏觀經濟與產業發展的根本需求。“從經濟發展的前景看,產業綠色化、數字化、智能化融合趨勢明顯。數字化綠色化協同發展客觀上需要綠色金融的數字化轉型。”

  《意見》也指出,加快數字化綠色化協同轉型發展。推進產業數字化智能化同綠色化的深度融合,深化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工業互聯網等在電力系統、工農業生產、交通運輸、建筑建設運行等領域的應用,實現數字技術賦能綠色轉型。

  “綠色金融的數字化轉型能夠進一步提升綠色金融自身的競爭力,也能夠進一步提升綠色金融的資金配置能力,從而為產業升級提供更高質量的金融服務。”楊海平表示。

  如何有效推動綠色金融的數字化轉型?楊海平認為,應該強化頂層設計。“金融機構應將一體化推進綠色金融與數字金融發展置于戰略層面進行思考;深入追蹤研究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尋找切入點、發力點;將產業數字金融的產品與業務模式、綠色金融的產品和業務模式進行嫁接,結合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的實際需求,推進融合創新。”

  不過,當前綠色金融實現全面數字化轉型仍存在一定挑戰。“比如,由于統計標準化和規范化程度仍較低,綠色數據的質量、可靠性和完整性不足,對綠色金融產品設計和服務質效存在影響。此外,由于制度體系尚未健全,綠色數據信息安全和風險隱患仍不容忽視,要做好信息共享和風險隔離的平衡與保障。”吳丹表示。

  吳丹建議:“金融機構要為綠色金融服務搭建好數字信息平臺和基礎設施環境,扎實做好低碳金融數據標記,不斷探索可復制推廣的綠色產品應用,在更廣領域探索綠色金融數字化轉型。要加快培育強大的‘綠色金融+數字技術’復合型人才隊伍,這是提高金融機構綠色服務創新能力、實現綠色業務可持續發展的關鍵。”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