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日,碳路未來生態合作伙伴大會暨
碳中和服務體系發布會在
北京新華媒體創意工場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原副院長、國家能源咨詢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國家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顧問杜祥琬,第十二屆、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常委、中國氣象局原副局長、北京市政府參事宇如聰,新華網股份有限公司總裁申江嬰,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黨委書記李冬,中國氣象局華風氣象傳媒集團副總經理白金,國家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委員、國家十四五規劃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能源研究會學術顧問、原常務副理事長、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長周大地等嘉賓出席活動。本次活動新華網與中國天氣聯合發布了碳路未來碳中和服務體系,并匯聚政、學、研、企、媒等業界嘉賓,共商綠色發展,共謀低碳合作。
2020年9月22日,中國向世界作出鄭重承諾,二氧化
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今年7月,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進一步提出,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在即將迎來“雙碳”目標提出4周年之際,碳路未來生態合作伙伴大會暨碳中和服務體系發布會應時舉行,為綠色發展探明新路徑。
中國工程院院士、原副院長、國家能源咨詢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國家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顧問杜祥琬表示,二氧化碳濃度的高低是影響氣候變化的核心
問題,要限制且降低二氧化碳濃度,就要解決化石能源燃燒問題,“這次會議以‘碳中和’命名,抓住了問題的要點。”
第十二屆、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常委,中國氣象局原副局長,北京市政府參事宇如聰表示,實現碳中和是應對當前氣候變化必須的行動方向和目標,而且“時間緊任務重”。他指出,實現“雙碳”目標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亟需搭建一個能夠實現多方面溝通交流的碳中和服務體系平臺,形成面向碳中和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紐帶和橋梁。
新華網股份有限公司總裁申江嬰表示,我國把碳達峰碳中和納入生態文明建設整體布局和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積極構建碳達峰碳中和
政策體系,部署實施碳達峰行動,不斷夯實統計核算、標準計量、科技創新、人才培養等工作基礎,為攜手應對碳中和全球治理挑戰創新探索并貢獻中國方案。
申江嬰強調,新華網作為國家通訊社新華社主辦的綜合新聞信息服務門戶網站,是中國最具影響力的網絡媒體和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中文網站,是全球網民了解中國最重要的窗口,已形成多端口、多層級、多語種的新媒體傳播矩陣,未來將充分發揮新華網的媒體優勢、技術優勢,與中國天氣網共同聚焦“雙碳”深度合作,與國內外廣結“零碳”朋友圈,促進交流合作,賦能中國“雙碳”目標,助力企業“低碳”發展,共建可持續未來。
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黨委書記李冬表示,按照“綠色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的要求,我國近年來注重加快綠色科技創新發展新質生產力,為經濟社會綠色低碳轉型注入了新動力。但他同時表示,應對氣候變
化工作,實現“雙碳”目標,仍面臨著巨大的壓力和挑戰,包括我國的碳達峰試點地區和企業,相關工作需要精準的數據分析、科學的決策支持和有效的公眾參與來協同推進。
中國氣象局華風氣象傳媒集團副總經理白金表示,要堅定不移走綠色低碳發展道路,在循環經濟、可再生能源發展、綠色
交通、生態
碳匯等方面不斷進行技術突破,與此同時也需要新聞媒體積極正向的輿論引導,宣傳優秀科研成果與案例,倡導全民低碳行動。
白金介紹,此次由華風集團中國天氣網和新華網聯合打造的碳中和服務體系,以應對氣候變化與碳中和為出發點,聚合業內專家智庫、專業機構、以及專業數據,成為碳中和行業的技術成果交流平臺和科研成果轉化的孵化平臺,為更多生態伙伴賦能,推動科研成果“落地開花”,共同助力“零碳中國”早日實現。
“‘雙碳’是一場硬仗,要付出巨大努力才能做好。”在國家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委員、國家十四五規劃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能源研究會學術顧問、原常務副理事長、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長周大地看來,應對氣候變化應統籌發展與安全,走符合中國實際的碳中和路徑。他認為,媒體與專家在推動中國的低碳道路、能源轉型上傳遞正確的科學知識,同時動員更多的社會力量投入重大的低碳轉型社會經濟活動,將是非常必要的。
會上舉行了碳路未來碳中和服務體系啟動儀式;新華網首席運營官、新華網客戶端董事長孫巍發布新華網“零碳智會”倡議;北京綠色交易所綠色發展中心主任張永康宣讀本次大會的碳中和抵消成果;碳路未來碳中和服務運營官王蕊發布了碳中和服務體系,多措并舉落實“雙碳”行動,構建“雙碳”產業新格局。
中關村綠色碳匯研究院院長李怒云作為召集人,通過為Carbontalk智庫入駐的專家、機構頒發證書,凝聚起碳中和領域智慧力量,為今后向政府、企業、公眾輸出專業、權威的內容信息與綜合服務貢獻“最強大腦”。
中國質量
認證中心碳中和及零碳評價業務負責人張雋、中共煙臺市委財經委員會辦公室主任胡一兵分別就碳中和實踐、建設成果等分享了經驗。
在以“碳路者說”為主題的圓桌
論壇環節,中國循環經濟協會常務副會長趙凱、中國國際經濟咨詢有限公司低碳與創新發展研究院負責人孟金、大道應對氣候變化促進中心副主任劉一峰就如何深化綠色低碳轉型,推動經濟社會與生態保護協調發展等方面進行了深入探討與展望。
會上還進行了2024碳路未來生態合作伙伴入駐儀式,新華網客戶端運營總監孟超、碳路未來碳中和服務運營官曹雨石為入駐企業頒發碳路未來生態伙伴證書,以期憑交流增進互動,借平臺促進合作,為整合行業優勢資源、構筑碳中和領域權威技術成果轉化服務體系提供有力支撐。
本次大會由新華網、中國天氣網主辦,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中國質量認證中心、中國氣象局溫室氣體及碳中和監測評估中心、中國循環經濟協會、中關村綠色碳匯研究院、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天府大數據國際戰略與技術研究院、煙臺市零碳島嶼發展中心等大力支持,100余人到場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