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以及
福建省委金融工作會議的重要部署,全方位宣傳展示金融系統深入實施金融強省戰略的具體做法和典型經驗,在中共福建省委金融委員會辦公室、人民銀行福建省分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福建監管局、中國證監會福建監管局的指導下,人民網福建頻道開設“金融強國——福建在行動”案例征集展播活動,通過典型案例征集展播,全景式、立體化展示金融系統扎實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多維度、多層次地講好福建金融機構扎實推進金融高質量發展的典型經驗和生動故事。
本期展播案例:《農行三明分行:做足“碳”文章 打響“綠”品牌——“綠色金融+綠盈鄉村”助力鄉村振興的思考與實踐》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綠色是福建省三明市的特色和優勢,怎樣發揮金融力量,把特色做“特”,讓優勢更優,推進三明綠色生態產品價值轉化為“金山銀山”?中國農業銀行三明分行(以下簡稱“農行三明分行”)探索將“綠盈鄉村”建設和農行長期與“三農”共生共長優勢緊密結合,創新推出“綠色金融+綠盈鄉村”服務模式以及“十碳”體系綠盈鄉村建設,通過創建“六有、六辦”標準的專業服務場所,實行“12345”工作法,打造專業化、精準化的綠色金融服務,推動綠色金融服務迭代升級,激活生態價值,促進綠色生態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提升。
【案例背景】
發展綠色金融,是推動綠色發展的必然要求,對切實把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具有積極意義。三明全市有1625個“綠盈鄉村”,占比93.6%。作為服務“三農”的“主力軍”,農行三明分行堅守“服務實體經濟主力銀行”和“服務鄉村振興領軍銀行”的戰略定位,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主動融入三明市綠色發展實踐,創新推出“綠色金融+綠盈鄉村”服務模式及打造“十碳”體系綠盈鄉村建設,持續深化“綠盈鄉村”金融服務,助力綠盈鄉村由“淺綠”向“深綠”轉變,實現生態宜居、村美民富。
【做法與經驗】
首創“綠色金融+綠盈鄉村”服務模式
制定《對接“綠盈鄉村”建設 提升綠色金融服務能力工作意見(試行)》,通過創建“六有、六辦”標準的專業服務場所,實施“12345”工作法,打造專業化、精準化的綠色金融服務。
“1”,即一體遠景目標。主要實現翻一番和全覆蓋,2021年起三年投放翻一番;不斷拓寬金融服務“綠盈鄉村”的廣度和深度,至2023年實現全市“綠盈鄉村”金融服務全覆蓋。“2”,即兩項工作機制。一方面,建立健全向地方黨政與部門匯報協調協作工作機制;另一方面,建立健全上下聯動、多方傾斜的內部工作機制,主要圍繞解決“融資難融資貴”和“工作積極性”兩方面
問題來發力。“3”,即三類專屬產品和三項準入機制。通過差異化的專屬產品和準入機制對接層次不同的“綠盈鄉村”,針對初級、中級、高級版的“綠盈鄉村”分別推出“綠盈1號、2號、3號”升級疊加產品組合,不同層級的“綠盈鄉村”個人信用方式貸款額度不同,分別在10萬元內、20萬元內、30萬元內,讓金融服務更精準、更高效。“4”,即四級組織架構。著力強化組織保障,實行橫縱結合、上下聯動,明確工作中市分行、市分行主會辦部門、一級支行、營業網點4個層級的組織架構。“5”,即“五專”工作內容。圍繞創建“六有、六辦”標準的專業服務場所,明確建立健全以專門機構、專門窗口、專業隊伍、專有產品、專門機制“五專”為主要內容的綠色金融服務體系。
打造“十碳”體系綠盈鄉村
制定《打造“十碳”體系綠盈鄉村工作實施方案》,通過建立健全“十碳”綠盈鄉村建設工作協調推進、督促落實機制,持續深化“綠盈鄉村”金融服務。
豐富綠盈鄉村“碳”元素。依托惠農通服務點和綠盈驛站,加入碳應用,打造碳元素更加豐富的綠盈鄉村“碳驛站”,延伸金融服務觸角;通過加大光伏等新能源投入、購置綠色低耗設備、優化業務流程等降低
碳排放,加快建設“碳網點”,更好地服務綠盈鄉村。
提升綠盈鄉村“碳”服務。探索“
碳交易”,協助指導綠盈鄉村的企業在碳交易
市場進行碳排放、
碳匯指標交易。探索“碳計算”,組織人員參訓獲取碳預計算資質,協助綠盈鄉村內簡單行業企業、個人進行碳排放量等預計算,根據客戶碳
減排情況執行差異化貸款利率。探索“碳
認證”,進行碳預計算后,對符合
碳減排的綠盈鄉村客戶進行預貼標,并配合相關部門進行認證。探索“碳評估”,實時關注碳排放交易數據、
行情,引導員工積極考取“碳排放評估師”證書,協助綠盈鄉村客戶對碳減排量和碳積分進行價值預評估。探索“碳披露”,協助綠盈鄉村中納入碳排放交易市場配額管理的溫室氣體重點排放單位和引導非重點排放單位主動披露碳排放相關信息;探索對下屬機構和網點開展碳計算和披露。探索“碳公益”,積極引導社會公眾到綠盈鄉村公益植樹、認養綠色有機作物,碳盈余客戶捐贈碳積分、
碳指標為大型活動進行
碳中和等碳公益活動。探索“碳中和”,積極引導綠盈鄉村客戶通過
節能減排、植樹造林等方式,抵消自身生產和生活產生的二氧化碳或溫室氣體排放量。
創新綠盈鄉村“碳”產品。創新“碳路貸”,對接與農村商業項目相配套的綠盈鄉村產業路、資源路、旅游路,助力
交通運輸綠色低碳轉型。創新“碳游貸”,重點依托三明市環大金湖旅游度假區建設和AAA級以上旅游景區、綠盈鄉村旅游項目,配套旅游景區貸款用于景區經營管理,助力三明市文旅經濟“綠色崛起”。創新“碳水貸”,持續擴大城鄉供水一體化項目覆蓋面,支持綠盈鄉村優質水利設施項目、水庫建設;探索河道清淤+廢舊物綜合利用融資新模式,積極支持砂石開采和經營項目。
【成效與啟示】
實現綠色金融貸款增量。2021年以來,農行三明分行各項貸款增量127.74億元,增幅60.74%,其中綠色貸款增量24.9億元,增幅192.58%,實現鄉村振興與生態環保互惠共贏。
實現綠盈鄉村覆蓋增面。三明市綠盈鄉村金融服務覆蓋率99.3%,授信戶數3.04萬戶,授信金額76.32億元,分別比創新前增加2.47萬戶、63.67億元;貸款戶數2.38萬戶,貸款余額53億元,分別比創新前增加1.92萬戶、43.34億元。
實現金融服務渠道增力。一是突出數字化轉型升級,惠農通服務點已建成投入運營188個,綠盈驛站已建成7個,綠色金融服務中心18個。二是發揮科技賦能作用,大力發展掌銀“生活繳費”、微信外輸繳費等,2024年以來累計繳納水、廣電費等67.18萬筆、繳費金額4911萬元。三是加快提升“碳”服務,已建成碳網點6個、碳驛站5個;綠金服務團隊13人獲得“碳排放評估師”證書。
此外,農行三明分行“綠色金融+綠盈鄉村”服務模式入選《中國銀行業普惠金融典型案例集錦(2021)》并排名首位,獲評2021年福建省十大金融創新項目,2022年全國農行十佳數字鄉村場景營銷方案、全省農行最佳數字鄉村場景營銷方案;《做足‘碳’文章,打造‘十碳’體系綠盈鄉村》案例入圍“中國普惠金融典型案例(2023)”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