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管金融企業和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光大銀行從“綠色金融重點發力方向”“綠色金融配套支持
政策”“光大綠色品牌建設”等方面發力,著力打造分層分級分群的“綠色金融+”綜合服務體系,護航綠色產業轉型升級。
日前,中國人民銀行、生態環境部、金融監管總局、中國證監會聯合印發《關于發揮綠色金融作用 服務美麗中國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從加大重點領域支持力度、提升綠色金融專業服務能力、豐富綠色金融產品和服務、強化實施保障四個方面提出19項重點舉措。
《意見》為不同類型的金融機構做好綠色金融大文章提供了明確的指引,指出要提升綠色金融專業服務能力,國有大型銀行要發揮領頭雁和主力軍作用,股份制商業銀行要根據自身稟賦培養優勢和強項,做優做強綠色金融服務品牌,中小銀行要立足當地開展特色化經營。
作為中管金融企業和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光大銀行按照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決策部署于今年3月推出了《中國光大銀行綠色金融工作方案》,從“綠色金融重點發力方向”“綠色金融配套支持政策”“光大綠色品牌建設”等方面發力,著力打造分層分級分群的“綠色金融+”綜合服務體系,護航綠色產業轉型升級。記者日前赴
四川調研了解到,光大銀行成都分行將綠色低碳發展理念貫穿業務經營發展全過程,積極推進“綠色光大”建設,力爭形成具有光大銀行特色的綠色金融差異化競爭優勢。
加大對綠色金融重點領域支持力度
在行業支持政策方面,光大銀行立足我國以煤為主的基本國情,大力支持清潔能源、綠色基礎設施和傳統行業轉型升級等重點領域,并制定《綠色金融組合政策》,明確重點支持領域及風險管理要點。
“我行根據四川省的資源稟賦,重點支持新型能源體系建設、綠色基礎設施建設、綠色
交通優化升級和工業綠色化轉型四大綠色產業發展方向。”光大銀行成都分行副行長楊海立表示。
蜂巢能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簡稱“蜂巢能源”)是國內領先的動力電池制造商,作為長城汽車的電池廠,已完成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系統、儲能系統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在電池材料、電池系統、電池回收等產業鏈關鍵領域布局。
記者來到蜂巢能源位于成都東部新區的動力電池制造項目及西南研發基地了解到,蜂巢能源持股該項目公司51%,已取得成都市重大產業基金40%(金額6億元)股權投資及成都簡陽國資9%(1.35億元)作為財務投資者股權投資,是四川省重大招商引資項目。
蜂巢能源業務拓展總經理付利霞告訴記者,蜂巢能源(成都)動力電池制造及西南研發基地總投資超兩百億元,分兩期建設,其中一期投資超百億元,設計產能約32.5GWh,項目錨定蜂巢能源“動力電池+儲能電池”雙輪驅動戰略,著力打造鐵鋰短刀電池超級工廠和區域協作標桿。
“項目全部投產后,預計年產值將超過500億元,提供就業崗位10000個以上,將加快提升成都東部新區產業能級,有效帶動上下游關鍵材料及零部件企業快速聚集。”付利霞表示。
“我行向蜂巢能源投放綠色固定資產貸款4763萬元,專項用于‘蜂巢能源(成都)動力電池制造及西南研發基地(一期)’建設。”光大銀行成都世紀城支行行長宋赟表示,該筆貸款是光大銀行成都分行投放的首筆動力電池制造基地建設貸款。
宋赟表示,光大銀行與蜂巢能源已在存款、貸款、全程通、投行等各個領域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系。該行還參與蜂巢能源的銀團貸款,銀團貸款總額73.6億元,光大銀行份額7.36億元,期限8年。該行將發揮好“商行+投行+資管+交易”特色以及光大集團金融全牌照優勢,為蜂巢能源成都基地經營及員工提供一攬子綜合金融服務,深化開展對新能源開發利用、儲能回收等綠色低碳項目領域合作,共同推進產業發展和金融服務的深度融合。
四川省德陽市是全省第四個登上GDP3000億元的地區,德陽高新區是德陽唯一的國家級高新技術園區。光大銀行成都分行自2020年起就積極支持德陽高新區調結構、促變革,在創新領域實現換道超車,產業整體實現逆勢上揚。
記者了解到,2021年3月,德陽高新區、廣漢市與光大銀行成都分行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支持廣漢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光大銀行成都分行于2021-2023年投放表內流貸8000萬元、股權并購貸款1.1億元、投放西部傳感谷專項債配套前期貸0.5億元、投放工業互聯網前期貸1.5億元。
“我行在德陽沒有分支機構,但這并不阻礙我們支持當地經濟發展。”光大銀行成都新都支行行長劉菁菁告訴記者,2021年12月,“中國西部傳感谷”正式落戶德陽市高新區,該行抓住機遇積極營銷,向德陽高新國有資本投資運營有限公司發放專項債項目前期貸款并提供監管賬戶服務,用于支持“德陽高新區西部傳感谷工業傳感器產業園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項目建設前期建設資金需求。該項目符合工業建筑綠色設計二星級標準。
光大銀行行長郝成日前在2024金融街
論壇年會舉行的“共建低碳未來,共謀全球可持續發展——金融助力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企業家圓桌會議上表示,銀行業在綠色轉型發展過程中面臨三大機遇,其中包括碳
市場發展的機遇。
“
碳市場的發展、碳市場作用的進一步發揮以及碳排放核算體系的逐步完善,為金融機構提升綠色金融的服務質效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郝成表示,金融機構將有機會深度參與碳市場布局項目開發、資產管理、交易產品等多元化
碳金融業務場景,打造綜合的金融服務平臺。
記者了解到,光大銀行創新推出了碳
排放權質押貸款產品,對符合業務辦理條件的溫室氣體排放單位,以碳排放配額作為質押物,向該行申請貸款。
“我行根據總行下發的全國碳排放權交易配額管理的重點排放單位名單,積極開展營銷工作,在碳排放權質押貸款的基礎之上,做出積極而有意義的嘗試。”楊海立表示。
四川環龍新材料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竹纖維生物基材料研發、生產、銷售的科技型企業,公司開創了“斑布BABO”竹纖維本色生活用紙品牌,以創新的生物質竹纖維精煉技術及其應用為核心,不斷擴展竹材料應用范圍、提升竹產業價值,實現竹產業生物質全價循環利用。
“我們在生產端應用了核心發明專利“生物質精煉技術”,實現資源的循環利用,最大限度減少生產過程中的碳排放。”四川環龍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長沈根蓮告訴記者,在生產過程中,斑布實現了COD排放比行業標準降低60%,固廢資源100%利用,整體生產過程比傳統行業減碳30%。
“光大銀行成都分行以企業碳排放權質押,為企業發放流動資金貸款,鼓勵貸款企業采取
減排措施,促進低碳經濟的發展,同時也加深了與企業的合作關系。”光大銀行成都高新支行行長張毅表示,該行與企業自2014年起開展授信合作,2023年末企業獲批授信額度為6000萬元,擔保方式為資產抵押、實際控制人連帶責任保證擔保、碳排放權質押,目前已提款中長期流貸4000萬元,信用證開證2000萬元。
除了創新推出碳排放權質押貸款產品以外,光大銀行還推出了“碳易通場景金融”模式、林權抵押貸款等一系列創新信貸產品,為企業低碳轉型多元融資需求提供一攬子金融服務;成功落地多個首單項目,投放首筆
碳足跡掛鉤貸款、水權貸、綠色科創類并購貸款、排污權抵質押貸款等特色產品。
截至2024年6月末,光大銀行綠色貸款余額4034.05億元,比上年末增加896.42億元,增長28.57%;其中,清潔能源產業貸款余額808億元,較上年末增加178億元,增長28.3%。積極承銷綠色債券,支持環保低碳企業直接融資,上半年,承銷發行綠色債券14筆、40.48億元,撬動企業直接融資192.66億元,投向新能源汽車、清潔能源發電等領域。
光大銀行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通過持續加大綠色金融重點領域的支持力度,提升綠色金融專業服務能力,創新和豐富綠色金融產品和服務等方面抓好綠色轉型發展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