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來,
山東省濰坊市昌樂縣把握新一輪發展的“時與勢”,堅持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立足資源稟賦,突出規劃引領,加強源頭治理,聚焦綠色發展,打好“生態保護”爭先仗。
源頭治理、“碳”路先行,打造生態高“顏值”。昌樂縣不斷優化產業結構,完成鑄造行業轉型升級、火電機組超低排放、
節能環保產業綜合整治等,對已依法整治的73家“散亂污”企業全部進行“回頭看”。開展國三非營運柴油貨車淘汰行動,目前已淘汰注銷700余臺,完成年度目標88.8%。排查重點行業企業,結合全縣歷年強制性清潔生產審核完成情況,確定山東華邁紙業有限公司等7家企業開展2024年度強制性清潔生產工作。持續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啟動“螢火蟲”生活垃圾分類系列活動,組織開展生活垃圾分類集中宣傳;全縣共有47個居民小區累計安裝生活垃圾分類智能回收箱80個,平均每日兌現垃圾分類掃碼資金約6000余元。
項目打造、“智”理有方,提升生態軟實力。昌樂縣有序推進全縣分布式光伏發展,利用現有資源探索地面光伏的發展,2024年全縣爭取到山東省第二批風電項目試點,三個項目列入山東省生物質熱電聯產中長期規劃調整項目名單,目前全縣光伏裝機容量達到34.6萬千瓦。大力推行綠色建筑和節能建筑,2024年以來,新增綠色建筑約40萬平方米,新增審查綠色建筑28611平方米,綠色建筑占城鎮民用新建建筑比例達到100%。推進沼氣分離提純項目,以產業園內污水處理站產生的沼氣為原料,經提純技術手段制成安全、清潔的生物質天然氣,達到日產最高產能1.6萬方,產品氣直接輸入城市管網,全部實現日產日銷,前三季度已產生經濟效益900多萬元。
提速向“新”、增添“綠色”,護航新質生產力發展。昌樂縣縱深推進新舊動能轉換,累計投入資金9.23億元,實施新舊動能轉換項目40個。大力發展綠色制造,綠色制造申報工作成效顯著,山水
水泥成功入選國家級綠色工廠名單。實行“一企業一目錄”的管家式服務,提高要素配置效率,切實解決新舊動能轉換實施中的環境要素瓶頸
問題。2024以來,全縣共確認建設項目114個,解決主要污染物替代指標700余噸,為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勁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