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上午,天空飄著零星小雨,蘭考縣紅廟鎮堤灣村外的田地上,突然來了一群人,他們帶著鐵鍬和水桶,在綠色的田地里種下了兩排泡桐樹。
這兩排泡桐樹和周圍已經栽好的樹苗組成一片樹林,樹林的名字叫“
碳中和林”。
記者了解到,植樹人有來自中國綠色
碳匯基金會和中國公益慈善項目交流展示會組委會的相關負責人,還有
河南省林業廳、蘭考縣政府的相關負責人。他們種下這些泡桐樹,是為了完成去年的承諾:在蘭考種下5739棵泡桐樹,用來中和第三屆慈展會排放的2000噸二氧化碳。
據了解,2014年9月19日至21日,第三屆中國公益慈善項目交流展示會在
深圳召開。為抵消這屆展會的
碳排放,組委會決定第二年春天到河南蘭考種植5739棵泡桐。
本次種植的5739棵泡桐樹,能營造160畝泡桐林,預計20年內可凈吸收3180噸二氧化碳,能將第三屆慈展會造成的碳排放全部吸收,成功打造全國首個“碳中和”綠色展會。同時,碳中和林項目將有效保護934畝基本農田,所栽植的林木歸土地承包者(農民)所有,林木生長成熟后,可根據有關規定進行采伐利用。
活動的主辦單位代表、中國綠色碳匯基金會副秘書長蘇宗海在現場舉行的“碳中和林”啟動儀式上表示,在蘭考啟動的第三屆慈展會碳中和林項目,是我國展會領域的第一個碳中和項目、第一個農林間作的碳匯林項目,成為兼顧地方生態環境保護需要、百姓生計需求、慈善公益目標的復合項目,在尋找可持續發展解決方案、動員社會各界積極開展生態文明建設和植樹造林方面具有重要意義。今后,中國綠色碳匯基金會將繼續攜手中國慈展會和社會各界,以慈展會碳中和林項目為載體,培育新型合作模式,傳播綠色低碳理念,促進公益慈善全民化和常態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