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服務國家“雙碳”戰略 支撐行業節能降碳、降本增效

2025-1-9 10:48 來源: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

新年伊始,非常高興與大家相聚在溫暖、秀麗的南海之濱湛江,相聚在中國寶武湛江鋼鐵的支持下召開的鋼鐵極致能效工程年度總結會。這次總結會目的是認真總結回顧2022年12月份極致能效工作在湛江正式啟動以來開展的工作、取得的成績、存在的問題,并對下一步重點工作進行安排部署,具有重要的意義。借此次會議的機會,與大家交流3個方面的內容。

一、極致能效工程是服務國家戰略的需要

中央提出,“十四五”單位GPD能耗下降13.5%。國家制定能耗強度目標就是要有計劃地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倒逼產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因疫情影響,“十四五”前3年我國能耗強度沒有達到預期目標,國家提出要在后2年降低能耗強度的進度上趕回來,力爭完成“十四五”能耗目標任務,其中2024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下降目標定為下降2.5%左右。鋼鐵行業作為重要載能行業,其能耗約占全國總能耗的11%,鋼鐵行業的節能降碳工作直接關系到國家總體目標的實現。為此,《2024—2025年節能降碳行動方案》(國發〔2024〕12號)、《鋼鐵行業節能降碳專項行動計劃》(發改環資〔2024〕730號,下同)等,對鋼鐵行業節能降碳提出明確要求,到2025年底,鋼鐵行業達標桿產能要達到30%,基準值水平以下基本清零。鋼鐵行業高爐、轉爐工序單位產品能耗分別比2023年降低1%以上,電弧爐冶煉單位產品能耗比2023年降低2%以上,噸鋼綜合能耗比2023年降低2%以上,余熱余壓余能自發電率比2023年提高3個百分點以上。2024年—2025年通過實施鋼鐵行業節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設備更新形成節能量約2000萬噸標準煤、減排二氧化碳約5300萬噸;到2030年底,鋼鐵行業主要工序能效進一步提升,主要用能設備能效基本達到先進水平。《關于深入開展重點用能單位能效診斷的通知》(發改辦環資〔2024〕395)明確:到2024年底,各地區建立年綜合能耗1萬噸標準煤及以上重點用能單位節能管理檔案,完成60%以上重點用能單位節能監察,摸清重點用能單位及其主要用能設備能效水平,滾動更新節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設備更新項目儲備清單;到2025年底,各地區建立年綜合能耗5000噸標準煤及以上重點用能單位節能管理檔案,實現重點用能單位節能監察全覆蓋,持續完善節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設備更新項目儲備清單。

極致能效工程,是鋼鐵行業研判國家發展戰略和鋼鐵低碳發展技術路徑,順應產業發展規律,貫徹落實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早策劃、早行動、抓落實、重實效,推動國家治理與行業自律協同的一項行業重點工作,與超低排放、數字化轉型并列為行業三大工程。極致能效工程自2022年12月9日在廣東湛江正式啟動至今已有2年,以“三清單、兩標準、一數據體系”為統領,積極開展“雙碳最佳實踐能效標桿示范廠培育”活動。目前,前三批涉及總產能約6.6億噸的鋼鐵企業參加了培育,徹底改變了企業以往以點狀、零星為特征,以車間、工序為著力點的節能改造模式,在行業掀起了自上而下、上下結合的全系統、全工序、全方位的節能降碳改造升級熱潮。極致能效工程也得到了國家部委、地方政府和地方行業協會的高度重視和認可,《鋼鐵行業節能降碳專項行動計劃》明確提出支持“能效達到標桿水平且環??冃н_到A級水平的鋼鐵企業產能發揮,加快能效基準水平以下企業改造升級”?!朵撹F行業規范條件》(2024年修訂)征求意見稿中明確提出將主要生產工序能效指標2025年底前須達到《工業重點領域能效標桿水平和基準水平》規定的“基準水平”作為“規范企業”必須滿足的基礎指標,將能否達到能效標桿作為引領型規范企業申報的重要得分項。能效標桿已經成為下一步國家和相關部委制定政策的重要考量指標,是企業相應等級水平的重要區分項。

今天(1月7日,下同)的會議,工信部節能司和國家發展改革委環資司、節能中心等的有關領導親自到會,并給予指導,地方行業協會有關負責同志也親臨會場,一些地方政府已經給予或正在考慮給予極致能效公示企業差異化政策。總體來看,鋼鐵行業極致能效工程是符合國家“雙碳”戰略、順應新時代低碳轉型需求的全行業系統工程。

二、極致能效工程取得階段性成果

極致能效工程實施以來,得到了鋼鐵企業的積極參與、大力推進,鋼鐵企業對該項工作空前重視。能效標桿培育企業從第一批21家到第二批37家,再到第三批59家,涉及產能從2.1億噸增加到6.6億噸,培育企業產能占全國總產能比接近60%,其中民營企業64家、國有企業53家,標桿培育企業的主體從以央國企為主已經逐步轉變成以央國企為主的同時民企也大量參加的良好局面。目前尚未加入能效標桿培育的企業,申請加入的意愿仍然很高。鋼鐵企業對極致能效工程的重視沒有地域區分,沒有國有和民營類型之分,沒有企業大小之分。參與企業都意識到這項工程早參與早實施早受益,是最符合當前行業嚴峻形勢下解決企業降本增效的一項實用工程。

自2020年12月正式啟動以來,鋼協組織行業百余名專家,編制發布了《鋼鐵行業極致能效技術清單2023版(T50)》,今天在2023版的基礎上將發布2024版(T80);從83家企業的323個節能項目中遴選出50家企業的93個成熟、可推廣節能項目的能力清單,推動了成熟節能技術的快速普及和產業化的推廣應用;發布了《鋼鐵企業重點工序能效標桿評估規范》團體標準,對企業能效標桿評估工作形成了統一、科學、規范的標準體系;立足服務極致能效工程和國際能效對標,成立了中國鋼鐵工業協會極致能效標準化工作組;組織建立了行業極致能效工程驗收專家團隊,編制了《現場核查手冊》;在80家報送能效數據的企業中,對能耗數據經過初步驗收符合標桿水平的15家培育企業進行了現場驗收,12家已經進行公示,其中9家為全工序達標桿企業,3家為工序/設備達標桿企業。

從極致能效工程實施效果看,鋼協2024年1月—11月份統計數據顯示,重點統計鋼鐵企業噸鋼綜合能耗、煉鐵工序能耗、轉爐冶煉工序能耗、電爐冶煉工序能耗分別同比下降1.26%、1.25%、8.69%和5.21%,較好地實現了《鋼鐵行業節能降碳專項行動計劃》規定的行業目標,其中噸鋼綜合能耗和三大工序能耗均超額完成目標任務進度。綜合能效標桿培育企業所報送的節能量和生產規模,平均每千萬噸鋼鐵產能過去1年內完成節能量為10.5萬噸標準煤,全行業過去1年完成的節能量約為1050萬噸標準煤,和《鋼鐵行業節能降碳專項行動計劃》中所提到的行業目標相比,完成進度為52.5%,超額完成節能量目標進度。

目前已驗收并公示的企業均為鋼鐵行業節能降碳頭部企業,充分發揮了示范和引領作用。其中,示范企業煉焦工序平均工序能耗為104.73千克標準煤/噸,培育期下降6.38千克標準煤/噸,平均下降比例達5.74%;高爐工序平均工序能耗為359.35千克標準煤/噸,培育期間下降4.73千克標準煤/噸,平均下降比例達1.30%;轉爐工序平均工序能耗為-31.51千克標準煤/噸,培育期間下降2.57千克標準煤/噸,平均下降比例高達8.89%;電爐工序平均工序能耗為51.94千克標準煤/噸,培育期間下降3.06千克標準煤/噸,平均下降比例達5.56%。

通過極致能效工程,標桿示范企業實現了系統節能升級,節能降碳、降本增效取得了突破性進展。2023年—2024年培育期內,從報送的80余家示范培育企業統計來看,2年內這些企業一共投入節能改造資金417億元,平均單個企業投入資金達5億元,折合噸鋼節能項目改造資金投入達78元,推進極致能效工程可幫助企業降低噸鋼用能成本約26元,極致能效工程的節能項目平均回收期不到3年。在全行業效益下滑的大形勢下,極致能效工程為企業降成本保生存做出積極貢獻。

能效標桿示范企業投入更大,其中湛江鋼鐵2022年—2023年完成節能項目共計29項,節能量共計8.6萬噸標準煤,2024年—2026年又規劃節能項目72項,計劃總投資約11億元,節能量總計約14萬噸標準煤。首鋼京唐2022年—2024年進行節能技改項目30余項,總投資達12億元。寧波鋼鐵培育期間共計實施應用31項重點節能降碳技術,總投資約4.3億元,節能量2.7萬噸標準煤。鞍鋼鲅魚圈近5年能效提升項目實施105項,投資金額達到17億元,節能量達32.9萬噸標準煤。寶鋼股份寶山基地2022年—2023年投運節能項目節能量為22.1萬噸標準煤,2024年加大投資共投運節能項目33個,節能量為14.6萬噸標準煤,累計節能量已達36萬噸標準煤。首鋼遷鋼在培育期開展31項節能項目,總投資4.59億元。武鋼有限“十四五”以來完成節能類投資項目61項,技術節能量60.58萬噸標準煤,有力打造了老廠區踐行培育能效標桿的實踐典范。

同時,極致能效工程推動了節能技術的創新和應用,表現在:

一是工藝技術創新推動了能效提升。超薄帶鑄軋、免加熱爐直軋、高球比、高富氧、高風溫、高頂壓高爐冶煉技術、二氧化碳資源化利用的綠色潔凈煉鋼技術、焦爐單孔調壓技術等在寶武、沙鋼、首鋼、建龍、盛隆冶金、太鋼等廣泛應用。

二是界面能效提升技術取得突破性進展。首鋼京唐采用建立鐵鋼界面“平行+交叉”鐵水分配流程,完善鐵鋼界面智能化管控系統,高效組織“一罐制”運行等措施,2024年1月—11月份鐵包周轉率繼續提高,鐵水溫降穩定控制在85.4攝氏度;首鋼遷鋼魚雷罐周轉次數達6.8次,溫降首次“破8”,已經控制在79.8攝氏度。湛江鋼鐵鋼軋界面熱軋和厚板工序熱裝熱送比例均超過80%,大幅降低加熱爐燃料消耗。

三是二次能源回收利用技術水平不斷提高。轉爐全溫域余熱回收利用技術、超高溫超高壓干熄焦技術、焦爐上升管余熱回收技術,華菱湘鋼、漣源鋼鐵等企業150兆瓦超臨界及柳鋼、鲅魚圈等企業135兆瓦亞臨界全燃煤氣發電機組順利運行,鞍山鋼鐵、沙鋼股份180兆瓦CCPP煤氣發電(燃氣—蒸汽聯合循環發電)技術,燒結脫硫脫硝余熱進行ORC(有機朗肯循環)發電技術,鋼渣、水渣顯熱回收利用技術,燒結豎冷窯余熱回收技術等在沙鋼、建龍、包鋼、梅鋼等企業廣泛應用。

四是極致能效工程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全廠低效電機、水泵、風機、變壓器更新改造成為高效智能型設備,節電效益非常明顯。建設統一級能效站建設,加熱爐、石灰窯、熱風爐等全流程加熱系統應用富氧或全氧燃燒技術,富氧和全氧烤包器大規模替代更新了傳統設備等,全行業裝備水平通過機制能效工程上了新的臺階,有力提升了行業競爭力。

五是新能源和儲能儲熱技術發展迅速。鋼鐵企業光伏發電和風電規模不斷擴大,用戶側儲能、氫能重卡應用、熔鹽儲熱等廣泛應用,標志著我國鋼鐵企業新能源和儲能儲熱技術發展到了新階段。

六是基礎能力建設不斷加強。極致能效工程的推進,促進了各鋼鐵企業集團加強能源管理工作,加快了鋼鐵企業在計量、檢化驗、能源管控中心等基礎能力方面的建設。參加培育的企業對檢化驗和能源計量進行了系統評估,開展了大規模能源計量器具的更新和完善工作,建立了能源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管控系統,實現了能源生產、電力負荷、全流程能耗指標及碳排放綜合監視。這些基礎性工作不僅提高了企業能源管控水平,還為下一步碳計量、核算奠定了基礎。

三、極致能效工程仍有巨大潛力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組織行業專家編制發布的《鋼鐵行業碳中和愿景和技術路線圖》指出,2030年前鋼鐵行業降碳主要技術路徑是系統能效提升,可以有15%的降碳潛力。極致能效工程的實施,使得全行業節能降碳取得了積極進展,但總體看,仍處于創新探索和積極實踐過程中,還有很多可以完善的地方,在標準修訂完善、核算評價驗收、共性技術研發、經驗推廣應用等方面有巨大潛力。

一是積極向政府反映行業訴求,爭取政策支持。積極爭取國家部委對能效標桿企業差異化政策,利用產能產量治理、引領性規范條件等多種手段,鼓勵先進,扶優汰劣,讓優先達標桿的企業獲得實惠,從政策源頭引導企業開展極致能效工作的積極性;積極推進與政策銜接。推進《粗鋼生產主要工序單位產品能源消耗限額》(GB21256)國標制定、修訂工作,特別是在制定、修訂過程考慮行業實際情況,實事求是地形成更加科學、更符合實際的國家標準;向國家部委、金融機構爭取在節能改造方面予以一定資金支持,引導更多的企業,投入更多的資源,進行節能技術改造和升級。

二是進一步完善能效標桿驗收標準,實現公平公正公開。修訂驗收辦法與現場驗收手冊,進一步完善數據驗證工作。數據驗證是現場驗收的前置工作,也是檢驗企業數據治理的關鍵步驟。制定數據驗證核查手冊,明確數據驗證流程。通過數字化手段和理論值研究,通過一些硬性驗證標準,進一步保障驗收的客觀性與科學性。

三是進一步推廣達標桿企業的好經驗、好技術??偨Y能效標桿企業經驗,切實發揮好能效標桿示范企業引領作用??偨Y各企業能效標桿好技術,通過多種途徑宣傳推廣,把好經驗、好技術在行業推廣應用,營造行業比學趕超的良好氛圍,促進全行業能效提升。今天,我們請已經達標桿企業的領導做專題報告,就是把他們成熟的好經驗,優秀的好技術向全行業做宣傳貫徹。在這里我也代表全行業向他們的無私奉獻表示衷心的感謝。

四是加強關鍵共性技術研發應用。推動鋼鐵企業與節能技術、節能裝備等企業加強不同階段的需求對接與項目協同研發,聚焦關鍵共性技術,提升創新效能,實現跨產業協同,重點加強高爐熔渣熱高效利用、轉爐極致能效技術、數智賦能源網荷儲鋼鐵能源系統重構等技術的協調研發應用。

五是加強鋼鐵企業極致能效能力提升。開展專題培訓,就極致能效有關政策要求、能效標桿驗收辦法、重點節能技術應用、先進鋼企管理經驗等方面,全面幫助企業提升能力。繼續組織開展節能技術專題對接會,搭建企業和供應商的交流平臺,配合工信部等國家部委,組織技術清單和能力清單內的企業進入到鋼鐵企業,對接金融系統,幫助相關節能好項目獲得金融支持,促進企業實施節能改造升級。當前,鋼鐵行業正處于前所未有的需求持續下降的艱難時期,面臨市場壓力、環境壓力、成本壓力和轉型壓力。要走出困境,就要開辟新天地,構建新的產業發展場景。這里既包括企業的技術創新、管理創新,也包括政府的制度創新、治理創新。極致能效就是在追求更高效率、更低成本的前提下,實現更低資源消耗的綠色轉型,這需要包括鋼鐵業自身在內的整個經濟體系和社會體系的共同努力。鋼鐵行業極致能效工程搭建了一個以鋼鐵企業自身努力為前提,整合各方力量,實現合作共贏、多贏的系統工程。讓我們攜手同行,以極致能效牽引鋼鐵極致效率提升,以實際行動落實“雙碳”目標愿景。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