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正式承諾到2025年將其溫室氣體排放量在2005年的水平上減少26%~28%,剛好趕上聯合國建議的提交截止日期。這些貢獻將被作為在今年12月于法國巴黎舉行的聯合國全球變暖峰會上各方協商的基礎。歐盟和其他國家也作出了承諾,而剩下的大多數國家有望在今年第二季度向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提交它們的氣候計劃。
“美國提交的方案很有雄心,并且在法定權力內是可以實現的。”總統巴拉克·奧巴馬資深顧問Brian Deese在一次電話會議上告訴記者。
這也是美國對去年11月同中國達成的協議的正式認定。當時,美國承諾在2030年左右使其溫室氣體排放量的增長逐步穩定。環保人士普遍贊揚白宮能在面臨共和黨反對的情況下依然盡其所能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實際上,在過去幾年里,天然氣生產的擴大和從燃煤發電的轉移,在一定程度上削減了排放量。
去年12月在秘魯利馬舉行的聯合國氣候大會上通過的協議鼓勵“參與方作好準備”,在今年3月末提交它們的承諾。截至目前,已提交承諾的國家約占全球來自能源消費的二氧化
碳排放的三分之一。
“很明顯,如果更多國家尤其是更多的發達國家如日本、加拿大和澳大利亞,能趕上最后期限是再好不過了。”憂思科學家聯盟戰略和
政策負責人Alden Meyer表示,“不過,我覺得現在也不錯,只要這些國家能不斷向前推進,同時提案不斷地提交上來。”
俄羅斯也在3月31日提交了其保證書,承諾到2030年將溫室氣體排放量在1990年的水平上減少25%~30%。如果將該國森林的碳吸收能力考慮在內,俄羅斯能實現70%~75%的
減排。
3月6日,歐盟在去年10月宣布的保證書基礎上正式承諾到2030年將排放量在1990年的水平上減少40%。挪威提交的保證書同歐盟的承諾吻合。墨西哥則表示,將在2026年左右使該國排放量逐步穩定,同時如果全球在巴黎達成一個堅定的氣候協議,其將進一步減少排放量。瑞士在2月27日提交了自己的第一份保證書,承諾到2030年在1990年的水平上將排放量減少50%。
Meyer表示,巴西、印度和印度尼西亞有望跟隨墨西哥,既提交一份無條件的承諾書,又提交一份如果發達國家愿意加強承諾其將進一步作出更強有力和有條件努力的保證書。他同時認為,這些有條件的承諾將使得關于氣候資助和技術轉移的爭論更加具體,但要在巴黎達成進一步減排的更廣泛承諾將非常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