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18 01:10 來源: 中國碳交易網
工業是我國能源資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的主要領域,標準是政府加強節能減排監管的重要依據,也是企業實施節能減排管理的基礎。建立健全工業節能減排標準體系,不僅能夠提高產品能源利用效率,減少污染物排放,而且有助于促進企業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優化產業結構,提高消費者的節能減排意識,對進一步推進我國工業節能減排工作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近二十年來我國節能減排標準化工作逐步推進,明確了節能減排標準的法律地位,初步建立了節能減排的技術標準、管理標準、工作標準體系,同時,節能減排標準化工作隊伍逐步壯大。但仍與目前我國嚴峻的節能減排形勢不相適應。
節能減排標準化是一項綜合性的系統工程,涉及的部門和行業眾多,應建立起以國家標準化工作委員會、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牽頭,相關政府部門共同參于的節能減排標準化管理機制,整合相關政府資源,分工合作。在部門和行業協會間、專業性機構與綜合型機構之間、監管機構與標準制定機構之間進行經常性的協調工作,并聯合組織制定節能減排標準規劃、計劃,共同推進標準實施。聚集各方力量加快制定急需標準,形成政府、企業、專家等聯合制定標準的機制。
節能減排標準化與產品標準化的最大不同在于它具有更強的公益性。節能減排標準是社會效益、企業效益、公眾效益協調統一的產物,制修訂節能減排標準的投入應在財政投入為主的前提下,號召多方參與和投入。目前,節能減排標準化資金來源一個重要的渠道是國際合作,其不可控因素很多,涉及范圍有限,還可能存在一些負面影響。因此完善財政資金支持節能減排標準研究和實施的具體措施,保證節能減排標準投入,是保障節能減排標準化體系建設的關鍵。
開展節能減排標準數據的采集,建立完善、及時更新的節能減排標準數據信息系統,增強標準研究、制定和效果評估所需數據的獲取能力;在國內外對比的基礎上,組織開展節能減排標準研制、分析方法優化研究,提高標準研究水平和制修定能力,增強節能減排標準的適用性和有效性;建立完善的標準實施監督和后評估體系,開展節能減排標準實施后評估研究,系統開展節能減排標準對國家節能減排工作的貢獻和作用的科學研究,全面量化標準化對節能減排工作的效果和作用。
創新節能減排標準實施監管機制,在能效標識制度、節能產品認證制度實施的基礎上,加大對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污水綜合排放標準以及強制性單位產品能耗限額標準實施的監督檢查力度。創新節能減排標準實施機制,發揮推薦性節能減排標準的作用,確保節能減排工作落到實處。
圍繞國際社會關注的節能減排標準,積極參與,甚至主導節能減排標準的國際協調活動,促進節能減排領域的國際間合作,推動能效標準等節能標準的全球一致化進程,以消除潛在的貿易壁壘,促進國際貿易的發展,推動節能減排的國際協調和統一,增強節能減排標準的適用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