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氧化碳的碳源主要來自化石能源消費(含水泥,下同)和自然環境排放(野火等)。2001~2018年,全球化石能源消費年均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為317.1億噸/年,占碳源的85.7%;自然環境年均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為53.1億 ...
2021-5-6 08:28
-
根據世界氣象組織的數據,2020年,全球平均氣溫比工業化前升高了1.2℃,已接近1.5℃升溫下限。根據《WMO全球1~10年氣候通報》,到2024年,全球平均氣溫有20.0%的可能性會短暫高出工業化前1.5℃。 ...
2021-5-6 08:27
-
4.15億年前~公元2019年,地球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見圖2-1、圖2-2。圖2-1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4.15億年前~公元2019年)圖2-2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公元1019~2019年)數據來源:(1)4.15億年至6000萬年:Douglas D. Eka ...
2021-5-6 08:27
-
溫室氣體排放是全球變暖的主要原因。溫室氣體主要包括《京都議定書》限排的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亞氮、六氟化硫、氫氟碳化物、全氟化碳,以及《蒙特利爾議定書》限排的部分鹵代氣體。2000~2019年,長壽命溫室氣體造 ...
2021-5-6 08:26
-
問:天氣越來越熱,聽說這是碳排放在作怪。不過有觀點提出,氣候變化是地球自身運轉規律的體現,就算有化學變量的存在,碳排放也只是眾多作用因素中的一個方面。那么請問,大氣變暖是由碳排放造成的嗎?如何才能 ...
2021-3-28 16:01
-
“碳達峰”就是我國承諾在2030年前,煤炭、石油、天然氣等化石能源燃燒活動和工業生產過程以及土地利用變化與林業等活動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也包括因使用外購的電力和熱力等所導致的溫室氣體排放)不再增長,達到峰 ...
2021-3-6 14:41
-
城市碳達峰是指城市的二氧化碳排放(以年為單位)在一段時間內達到峰值,之后進入平臺期并可能在一定范圍內波動,然后進入平穩下降階段(圖1)。由于經濟因素、極端氣象自然因素等,視情況可以適度允許城市在平臺期 ...
2021-2-25 11:11
-
碳達峰是指碳排放量在某一年度達到歷史最大值后平穩下降,或進入“平臺期”(即碳排放量在一定范圍內波動并出現峰值)再平穩下降。碳中和是指在碳排放量大幅下降的基礎上,通過生態匯碳、碳捕集利用封存等措施抵消碳 ...
2021-2-3 13:25
-
首先記住碳交易的兩大類型——強制交易和自愿交易。第一節說到,碳交易誕生于《京都議定書》,當時國際政治、經濟、商業領域的專家聚在一起,設計出了兩種類型的碳交易:一種是配額型交易,就是總量管制下所產生的排 ...
2021-1-13 17:32
-
并不是。24年前,碳交易就已經誕生。時光倒流到1997年12月,當時誕生了一份舉世聞名的國際協議——《京都議定書》,和我們熟悉的《巴黎協定》一樣是宏偉巨制。協議的“作者”,是聯合國的組織,全稱政府間氣候變化專 ...
2021-1-13 17:32
-
來自瑞典、英國、奧地利、丹麥、德國、挪威、瑞士等國家的41位大學教授和學者(名單附后)聯合發表文章,澄清關于凈零排放目標和碳中和的10個誤區。氣候危機的影響越來越嚴重,無處不在。由于全球變暖,我們正在經歷 ...
2020-12-17 09:34
-
全國碳市場初期納入的火電行業全年碳排放總量約40億噸,后續將納入其他八大高耗能行業,碳排放總量將超過50億噸/年。業內人士預計,“十四五”期間,煤化工、電解鋁、水泥等高耗能行業將逐步納入全國碳市場。 全國碳 ...
2020-12-9 1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