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治污 “精準發力”
今年5月,全國人大代表、安陽市一中校長黃艷受邀參加了環保部華北督查中心對安陽市公開約談及掛牌督辦整改情況開展的后督查行動。同她一起參加后督查的,還有2名
河南省人大代表和7名安陽市民代表。“這是環保部創新督查形式,首次邀請人大代表、市民代表全程參與環保督查。他們的參與可以提高環保部門督查工作的公信力,督促當地政府把環保工作做得更細致、更深入。”環保部華北督查中心主任劉長根說。
面對大氣污染的嚴峻形勢,督查、后督查、約談——環保部門多管齊下;國家督查、省級巡查、市級檢查——環保部、各省區大氣污染防治“三級聯查”發威。“2014年,環保部采取‘不定時間、不打招呼、不聽匯報、直奔現場、直接督查、直接曝光’方式,加強大氣環境督查。”陳吉寧在作反饋報告時介紹。
去年,全國共出動環境執法人員40.3萬人次,檢查工業企業3.9萬家、施工場地5.4萬個,發現環境違法工業企業3395家、違規施工場地3690個,取締關閉小作坊3102個。
從“查企業”到“督政府”,從約談企業負責人到約談地方“一把手”……各級環保部門轉變思路,探索以約談、綜合督查為抓手,結合“掛牌督辦”“區域限批”等組合“殺手锏”,強化各級政府環保責任,使一批突出環境
問題得到整改落實。
截至今年3月,環保部已先后對衡陽、六盤水、安陽、昆明、沈陽、哈爾濱、長春、滄州、臨沂、承德、駐馬店等11個地市的行政負責人進行了約談。除了環保部對地方政府實施約談外,一些地方省級環保廳局、市政府也開始對所轄區政府負責人進行約談。
按日記罰、查封扣押、限產停產、行政拘留、突發環境事件調查處理……國務院有關部門出臺配套文件,突出可操作性,打出依法治霾“組合拳”。健全協作機制,推動區域聯防聯控。環保部牽頭,國家發改委、工信部等部門和單位參加的全國大氣污染防治部際協調機制;
北京、上海、廣東分別牽頭建立的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協作機制,及時協調解決重點難點問題。
反饋報告中的數據,是對國家治霾努力的最好證明:2015年1月至4月,全國環境空氣質量持續改善,74個重點監測城市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15.2%。2014年,各級環保部門向公安機關移送涉嫌環境違法犯罪案件2080件,是過去10年總和的2倍……
在鐵腕治污的態勢下,治理霧霾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加快推進。然而,空氣質量改善也絕非一日之功。“要繼續開展大氣污染防治專項督查,向社會公開‘黑名單’,讓違法者付出付不起的代價。”陳吉寧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