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74城市PM2.5今年前4月同比降15.2%

2015-6-30 14:54 來源: 新華社

公眾參與 “水滴石穿”

向霧霾宣戰,公眾參與環境事務意識越來越強,渠道進一步拓寬。

新環保法設立專章規定了信息公開與公眾參與。環保部《環境保護公眾參與辦法(試行)》公開征求社會意見稿提出,公眾可參與重大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事件的調查處理。

公眾參與和監督是對環保執法的有力支持。去年,環保部“12369”環保舉報熱線共受理群眾舉報1463件,其中大氣污染是引發群眾舉報的首因,涉及大氣污染的舉報占到受理總數的78%。

新媒體讓公眾參與環保日益便捷。甘肅寧夏等省區已建成“12369環保舉報”微信平臺,隨著地方環保微博微信平臺的建立,公眾可“隨時、隨手”用手機上傳語音、文字或圖像,舉報身邊的污染。省級環保部門通過管理平臺可隨時查看動態,督辦微信舉報件的落實。

環保部副部長潘岳說,“環保部門要善用互聯網、新媒體,推動環境保護社會共治,促進環境法治,積極開展輿論引導,推動理性、建設性的公眾參與。”

環境公益訴訟,是懲治污染企業的重要手段,也是社會組織參與治污的重要途徑。新環保法實施后的首例大氣污染環境公益訴訟——中華環保聯合會訴山東德州晶華集團超標排污案,今年3月進入司法程序。為解決制約環境民事公益訴訟突出問題,最高法院今年初也出臺了相關司法解釋。“新環保法和司法解釋的施行,為環境公益訴訟奠定了法律基礎。此前,面對行政執法,違法者付出的代價較小。現在通過公益訴訟,可以讓污染者面對巨額罰單,增強法律的震懾力。”中華環保聯合會法律服務中心副主任馬勇說。

治霾,水滴石穿、久久為功。孫佑海說,朝著治霾這一目標,人大的立法監督,政府部門的多管齊下,司法機關的訴訟治污,公民和社會團體的廣泛參與,說明大家都在為治理大氣污染盡一份力,這是國家治理能力提升的重要體現。
1234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