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唱主角 發展惠民生
綠色不是鐐銬。追求綠色GDP,市場這只無形的手,大有可為。
經過一年的運營,湖北
碳市場總成交量、總成交額、日均成交量等市場指標僅次于歐盟碳市場,位居全球第二、中國第一。截至3月31日,湖北碳市場總成交量1186萬噸,交易總額2.7億元,分別占全國成交總量的48%和成交總額的32%;同時,湖北
碳金融產品創新數量與規模始終保持全國第一,各類碳金融授信已達800億元。通過“總量控制+市場激勵”模式,碳市場不僅避免產業轉移帶來污染轉移,還有效降低社會
減排成本,充分調動了企業主動減排的積極性。
綠色倒逼和簡政放權,成為湖北發展的兩個抓手。3月26日,武漢東湖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公布權力清單,將最初的208項行政審批事項,削減為132項。4月8日,荊州市取消所有“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
行政提速,發展自然提速。去年一年,荊州電子信息產業“從無到有”,形成了從光纖、手機主板、液晶屏到WiFi基站等的電子信息全產業鏈。在新興產業帶動下,荊州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連續18個月穩居全省三甲之列。
在嘉魚縣魚岳鎮北街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20余名等待就餐的老人圍坐在飯桌前,聊得熱火朝天。“跟這么一群老朋友吃飯、聊天,還有專門的服務人員照顧,我很開心,也很滿足。”周婆婆從服務員劉葵花手中接過飯盒,笑盈盈地說。像這樣的城鄉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湖北省已建成5400多個。
民生是發展的目的。2014年湖北省民生支出1655億元,增長21.5%,占財政預算支出的比重為75%。
湖北增收最大的難點在山區和老區。除大別山、秦巴山、武陵山區3個國家級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外,湖北還自加壓力,將幕阜山片區列入湖北省新一輪扶貧攻堅主戰場,重點推進4個連片特困地區的扶貧工作。2014年,“四大片區”貧困人口同比下降11.7%,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6551元,同比增長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