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宣傳教育,生態文明建設共建共享
創業創新,必須進一步完善環境宣傳教育工作機制,才能推動公眾參與,推動環境保護成為全社會的自覺行動。重慶市環保局勇于創新,努力開拓,有效推動和引導了公眾參與生態文明和環境保護。
重慶環保宣傳改變了以前單打獨斗局面,通過試點示范,條塊結合,構筑起環境宣教大格局,政府各部門、企事業單位、大中小學生、社會公眾皆積極投入到生態文明建設大潮中來。
新聞宣傳和輿論監督實現立體化,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共同發力,及時向公眾公布環境質量,傳遞環保信息,普及環保常識,實現信息公開立體化。
重慶環保宣傳不僅營造輿論氛圍,而且為民解決實際環境
問題。重慶在全國環保系統率先開展網絡輿情工作,形成“全市一張網,工作一條線,進退一盤棋”的網絡輿情工作格局,24小時加強網絡輿情監測、分析、交辦、處置和反饋,及時解決了網絡環境投訴。
社會宣傳形式多樣,“十進”宣傳實現深入化,網絡線上線下宣傳實現全覆蓋。同時,正在各區縣建設環境教育基地,搭建起服務于當地的環境保護宣傳新模式。
此外,積極推進環保課程進黨校、進課堂、進教材,強化領導環保意識,強調從娃娃抓起,取得較大成效。
近年來,重慶市環境宣傳工作從出臺全民環境教育實施意見到實施全國環境宣傳教育試點,從全面抓資源整合到大力提升宣教能力,從新聞宣傳輿情引導到環保“十進”全覆蓋,從全媒體運用到進入“雙微”時代,多措并舉、實踐創新,促進了環保工作的順利開展,解決了大量環境
難題,增強了公眾環境意識,為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和經濟又快又好發展做出了較大貢獻。
創新激發活力,創業推動發展。重慶市環保局黨員干部深刻領會、認真踐行關于創業創新的新要求,對照“標準像”,描好“自畫像”,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勁頭,一步一個腳印抓好環境保護各項工作落實,全力構建“環境法治、環保制度、污染防治、環境監管、信息公開和基礎支撐”六大體系,為建設碧水青山、綠色低碳、人文厚重、和諧宜居的生態文明城市提供動力和保障。